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硅酸锰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2-28页
    1.1 前言第12页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第12-17页
        1.2.1 锂离子电池发展历史第12页
        1.2.2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第12-15页
        1.2.3 锂离子电池性能的考察指标第15-16页
        1.2.4 锂离子电池特点第16-17页
    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要求及现阶段的研究情况第17-25页
        1.3.1 负极材料的性能要求第17-18页
        1.3.2 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8-25页
    1.4 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5-28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28-34页
    2.1 实验试剂及设备第28-30页
        2.1.1 主要实验试剂第28页
        2.1.2 主要设备第28-30页
    2.2 材料表征第30-31页
        2.2.1 X射线衍射仪第30页
        2.2.2 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第30页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30页
        2.2.4 氮气吸脱附测试第30-31页
        2.2.5 差热和热重分析第31页
        2.2.6 拉曼光谱分析第31页
        2.2.7 红外光谱分析第31页
    2.3 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1-34页
        2.3.1 制备极片第31-32页
        2.3.2 电池组装第32页
        2.3.3 电池恒流充放电测试第32-33页
        2.3.4 循环伏安测试第33页
        2.3.5 交流阻抗测试第33-34页
第3章 碳包覆硅酸锰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34-48页
    3.1 前言第34-35页
    3.2 实验第35-36页
        3.2.1 实验设计第35页
        3.2.2 实验步骤第35-36页
    3.3 结果及讨论第36-47页
        3.3.1 对照组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第36-37页
        3.3.2 组织结构与样品形貌分析第37-41页
        3.3.3 实验组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第41-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水煮处理及碳包覆制备高稳定性非晶硅酸锰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8-62页
    4.1 前言第48-49页
    4.2 合成碳包覆硅酸锰第49页
    4.3 结果分析讨论第49-60页
        4.3.1 碳包覆非晶硅酸锰的结构表征第49-56页
        4.3.2 碳包覆非晶硅酸锰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6-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5章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2页
致谢第72-74页
附录第74-7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镍基高温合金线性摩擦焊接过程数值分析
下一篇:低电流TIG电弧辅助高速MIG咬边缺陷抑制机理及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