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及其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20页 |
第一节 驻校作家欧茨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欧茨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第三节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福柯的微观权力及欧茨的创作 | 第20-31页 |
第一节 微观权力 | 第20-22页 |
一. 概念界定与特点分析 | 第20-21页 |
二. 微观权力的来源与维度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欧茨的整体创作及其学院派小说分析 | 第22-31页 |
一. 欧茨的创作阶段与学院派小说创作情况 | 第22-26页 |
二. 关于"学院派小说" | 第26-28页 |
三. 《我带你去那儿》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微观权力视阈下的《我带你去那儿》 | 第31-51页 |
第一节 无处不在的眼睛—规训下的学院 | 第31-35页 |
一. 规训权力及其来源 | 第31-32页 |
二. 卡帕加玛的监视、规范与检查 | 第32-35页 |
第二节 自私冷漠的他者—情感的荒漠 | 第35-45页 |
一. 他者权力及其来源 | 第35-36页 |
二. 情感中的他者 | 第36-45页 |
第三节 森严神秘的空间—"卡帕"化的建筑 | 第45-48页 |
一. 空间权力及其来源 | 第45-46页 |
二. 卡帕加玛的森严空间 | 第46-48页 |
第四节 被遗忘的主体—生命的出路 | 第48-51页 |
一. 对主体的权力及其来源 | 第48页 |
二. 主体的觉醒 | 第48-51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谢辞 | 第56-57页 |
学位论义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