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 一、选题的依据 | 第9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三、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一)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 (二)现实意义 | 第12页 |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2-13页 |
| (一)文献分析法 | 第12页 |
| (二)逻辑归纳法 | 第12页 |
| (三)创新点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毛泽东民族思想的理论概述 | 第13-18页 |
| 一、毛泽东民族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第13-16页 |
| (一)传统民族理论是毛泽东民族思想产生的文化基础 | 第13-14页 |
| (二)中国近代民族观是毛泽东民族思想形成的思想基础 | 第14-15页 |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奠定毛泽东民族思想的理论根基 | 第15-16页 |
| 二、毛泽东民族思想形成的背景 | 第16-18页 |
| (一)毛泽东民族思想形成的经济背景 | 第16-17页 |
| (二)毛泽东民族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毛泽东民族思想的内容与特征 | 第18-27页 |
| 一、毛泽东民族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8-24页 |
| (一)民族平等 | 第18-20页 |
| (二)民族区域自治 | 第20-21页 |
| (三)各民族共同发展 | 第21-22页 |
| (四)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 第22-23页 |
| (五)尊重和保持少数民族特色 | 第23-24页 |
| 二、毛泽东民族思想的主要特征 | 第24-27页 |
| (一)毛泽东民族思想的实践性 | 第24-25页 |
| (二)毛泽东民族思想的灵活性 | 第25-26页 |
| (三)毛泽东民族思想的革命性 | 第26-27页 |
| 第四章 毛泽东民族思想的历史贡献 | 第27-32页 |
| 一、毛泽东民族思想的理论贡献 | 第27-29页 |
|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第27-28页 |
| (二)明确了民族问题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 第28页 |
| (三)完善了民族消亡与融合的观点 | 第28-29页 |
| 二、毛泽东民族思想的实践贡献 | 第29-32页 |
| (一)毛泽东的民族思想促进了统一战线的形成 | 第29-30页 |
| (二)毛泽东的民族思想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 | 第30页 |
| (三)毛泽东民族思想促进了社会安定团结和国家领土完整 | 第30-31页 |
| (四)毛泽东民族思想为其他国家处理民族事务提供范例 | 第31-32页 |
| 第五章 毛泽东民族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32-37页 |
| 一、建构了国内民族问题的理论基础 | 第32-35页 |
| (一)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根据 | 第32-33页 |
| (二)民族理论创新的立足点 | 第33页 |
| (三)处理民族关系的理论指导 | 第33-34页 |
| (四)认识民族融合消亡规律的途径 | 第34-35页 |
| 二、指明了当代国内少数民族的繁荣发展的方向 | 第35-37页 |
| (一)经济建设是推动少数民族发展的关键 | 第35页 |
| (二)教育事业是民族安定和繁荣的重要保证 | 第35-37页 |
| 结语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个人简历与科研情况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