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目的 | 第9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二)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的相关概述 | 第15-22页 |
一、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15-20页 |
(一)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相交织的时代特征 | 第17-18页 |
(二)武装斗争与统一战线相结合的斗争条件 | 第18-19页 |
(三)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主体的阶级状况 | 第19-20页 |
二、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学说 | 第20页 |
(二)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学说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延安时期党的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2-33页 |
一、延安时期党的思想建设 | 第22-25页 |
(一)加强思想教育,思想建设居于首位 | 第22-23页 |
(二)重视党性修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干部 | 第23-24页 |
(三)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 第24-25页 |
二、延安时期党的组织建设 | 第25-27页 |
(一)大力发展党员,建设全国性大党 | 第25页 |
(二)民主集中制作为根本组织原则 | 第25-26页 |
(三)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 | 第26-27页 |
(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 第27页 |
三、延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 | 第27-30页 |
(一)以整风形式整顿党内不良作风 | 第27-28页 |
(二)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优良作风 | 第28-29页 |
(三)坚持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作风 | 第29-30页 |
(四)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 第30页 |
四、延安时期党的廉政建设 | 第30-33页 |
(一)严惩腐败,严明党的纪律 | 第30-31页 |
(二)典型示范,加强宣传教育 | 第31-32页 |
(三)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延安时期党的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33-42页 |
一、以思想建设为先导,筑牢共产党人的精神阵地 | 第33-35页 |
(一)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的凝聚力 | 第33-34页 |
(二)秉承延安学习风貌,努力克服“本领恐慌” | 第34页 |
(三)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34-35页 |
二、以巩固提高为目标,深入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 第35-37页 |
(一)全面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发挥党领导核心作用 | 第35-36页 |
(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与培养,从严管理干部 | 第36-37页 |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服务型党组织的塑造 | 第37页 |
三、以“延安作风”为榜样,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 第37-39页 |
(一)坚持不懈开展作风教育 | 第37-38页 |
(二)自觉践行党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 第38-39页 |
四、以反腐倡廉为重点,积极构建风清气正的党内生态 | 第39-40页 |
(一)发扬整风精神,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 | 第39页 |
(二)严格执行党纪,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 | 第39-40页 |
五、以制度创新为抓手,着力推进从严治党新常态 | 第40-42页 |
(一)建立党的建设的长效机制 | 第40-41页 |
(二)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