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生物学论文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红壤线虫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8页
    1 生物质炭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第14-18页
        1.1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14-15页
        1.2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第15-16页
        1.3 生物质炭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第16-18页
    2 生物质炭对土壤生物群落和生态功能的影响第18-22页
        2.1 生物质炭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第18-19页
        2.2 生物质炭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第19-20页
        2.3 生物质炭对土壤生态功能的影响第20-22页
    3 微型土壤动物的作用第22-24页
        3.1 微型土壤动物(线虫和原生动物)在土壤食物网中的作用第22页
        3.2 微型土壤动物(线虫和原生动物)指示土壤生态系统状况的优势第22-24页
    4 本研究的立项依据、目的与技术路线第24-28页
        4.1 本研究的立项依据第24-25页
        4.2 研究目的第25-26页
        4.3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6-28页
第二章 田间条件下生物质炭和氮肥配施对红壤肥力和线虫群落的影响第28-48页
    1 前言第28-2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9-32页
        2.1 田间试验区概况第29页
        2.2 试验设计第29-30页
        2.3 样品采集第30页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30-32页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2页
    3 结果分析第32-43页
        3.1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土壤湿度和pH的影响第32-33页
        3.2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第33-35页
        3.3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第35-36页
        3.4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第36-43页
    4 讨论第43-45页
        4.1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土壤湿度和pH的影响第43-44页
        4.2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性质的影响第44页
        4.3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第44-45页
    5 小结第45-48页
第三章 盆栽条件下生物质炭和氮肥配施对微型土壤动物群落及生态功能的影响第48-78页
    1 前言第48-4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9-51页
        2.1 温室盆栽试验概况第49页
        2.2 试验设计第49页
        2.3 土壤样品采集第49-50页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50-51页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51页
    3 结果分析第51-71页
        3.1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土壤湿度和pH的影响第51-52页
        3.2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第52-54页
        3.3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微生物性质的影响第54-56页
        3.4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土壤原生动物和线虫群落的影响第56-66页
        3.5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土壤生态功能的影响第66-70页
        3.6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作物生物量与产量的影响第70-71页
    4 讨论第71-76页
        4.1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土壤湿度和pH的影响第71-72页
        4.2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第72-73页
        4.3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土壤原生动物和线虫群落的影响第73-74页
        4.4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土壤生态功能的影响第74-75页
        4.5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作物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第75-76页
    5 小结第76-78页
第四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第78-80页
    1 全文结论第78-79页
    2 创新点第79页
    3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92页
附录: 整个试验阶段主要的线虫种属图第92-96页
致谢第96-9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大气主要含氮化合物浓度时空分布特征
下一篇:潮土质地和秸秆还田耦合条件下微生物分异及对土壤和秸秆分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