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符号与缩略语说明 | 第9-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 1.1 抗生素概述 | 第10-12页 |
| 1.1.1 抗生素的概念 | 第10页 |
| 1.1.2 抗生素的分类 | 第10-11页 |
| 1.1.3 抗生素的使用现状 | 第11-12页 |
| 1.2 抗生素污染现状及对环境生态的影响 | 第12-15页 |
| 1.2.1 医用抗生素污染 | 第12-13页 |
| 1.2.2 饲用抗生素污染 | 第13页 |
| 1.2.3 农用抗生素污染 | 第13-14页 |
| 1.2.4 工业抗生素污染 | 第14-15页 |
| 1.3 四环素生产废水特性 | 第15-16页 |
| 1.4 四环素生产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 第16-21页 |
| 1.4.1 物化处理 | 第16-18页 |
| 1.4.2 生化处理 | 第18-21页 |
| 1.5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1.6 研究路线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臭氧氧化法预处理四环素生产废水试验研究 | 第24-38页 |
| 2.1 试验部分 | 第24-26页 |
| 2.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24-25页 |
| 2.1.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25-26页 |
| 2.1.3 分析方法 | 第26页 |
| 2.1.4 试验废水 | 第26页 |
| 2.2 试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 第26-35页 |
| 2.2.1 废水初始pH对四环素生产废水COD_(Cr)去除效率、可生化性和废水中四环素浓度的影响 | 第26-29页 |
| 2.2.2 臭氧投加量对四环素生产废水COD_(Cr)去除效率、可生化性和废水中四环素浓度的影响 | 第29-32页 |
| 2.2.3 臭氧氧化时间对四环素生产废水COD_(Cr)去除效率和可生化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 2.2.4 反应温度对四环素生产废水COD_(Cr)去除效率和可生化性的影响 | 第33-35页 |
| 2.3 讨论 | 第35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8页 |
| 第三章 臭氧氧化四环素的中间产物及降解途径分析 | 第38-46页 |
| 3.1 试验部分 | 第38页 |
| 3.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38页 |
| 3.1.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38页 |
| 3.1.3 分析方法 | 第38页 |
| 3.2 试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 第38-44页 |
| 3.2.1 臭氧氧化四环素产物质谱分析 | 第38-44页 |
| 3.2.2 臭氧氧化四环素降解途径分析 | 第44页 |
| 3.3 讨论 | 第44-4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生物降解预处理后四环素生产废水的试验研究 | 第46-56页 |
| 4.1 试验部分 | 第46-48页 |
| 4.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46页 |
| 4.1.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46-47页 |
| 4.1.3 分析方法 | 第47-48页 |
| 4.1.4 试验废水 | 第48页 |
| 4.1.5 活性污泥驯化 | 第48页 |
| 4.2 试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 第48-53页 |
| 4.2.1 水力停留时间对生物降解系统的影响 | 第48-49页 |
| 4.2.2 溶解氧浓度对生物降解系统的影响 | 第49-51页 |
| 4.2.3 磷投加量对生物降解系统的影响 | 第51-52页 |
| 4.2.4 臭氧氧化预处理后废水在优化条件下连续运行处理效果 | 第52-53页 |
| 4.3 讨论 | 第53-54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 5.1 结论 | 第56-57页 |
| 5.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