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9页 |
三、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晏阳初农村教育实践活动及其宝贵经验 | 第12-26页 |
第一节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体系 | 第12-16页 |
第二节 晏阳初农村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 | 第16-20页 |
一、开展农民扫盲识字运动的成果 | 第16-17页 |
二、传授农业技术发展乡村工业的成果 | 第17-18页 |
三、构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成果 | 第18-19页 |
四、提升农民文化娱乐水平的成果 | 第19-20页 |
五、重塑农民公民意识推进法制县政的成果 | 第20页 |
第三节 晏阳初农村教育实践活动的宝贵经验 | 第20-26页 |
一、进村入户调查,坚持联系实际 | 第21页 |
二、注重特色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 第21-22页 |
三、教育结合经济,激发学习热情 | 第22页 |
四、科教兴农为本,培养专业农民 | 第22-23页 |
五、整合教育资源,完善教育体系 | 第23-26页 |
第二章 当前福建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 第26-36页 |
第一节 当前福建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 | 第26-31页 |
一、福建省农村职业学校的现状 | 第26-28页 |
二、福建省农村职校学生的现状 | 第28-30页 |
三、福建省农村职校教师的现状 | 第30-31页 |
第二节 福建农村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 第31-36页 |
一、办学定位不准确,与农村产业脱节 | 第31-32页 |
二、缺乏开门办学思路,教育对象过于狭窄 | 第32-33页 |
三、专业师资紧缺,教学内容陈旧 | 第33-34页 |
四、城乡教育投入不均衡,农村职校软硬件落后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晏阳初农村教育实践活动对当前福建农村职业教育的启示 | 第36-48页 |
第一节 面向农村对接产业特色立校的启示 | 第36-39页 |
一、立足农村办学,深入研究当地经济结构 | 第36-37页 |
二、主动对接产业,效益优先突出职业特色 | 第37-38页 |
三、提高办学质量,明确技能导向教育模式 | 第38-39页 |
第二节 丰富办学模式扩大教育对象的启示 | 第39-42页 |
一、传统职业教育为主,培养综合素质人才 | 第39-40页 |
二、技能培训教育为辅,帮扶农民生产就业 | 第40-41页 |
三、教育模式多元化,培训方式实用化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引进人才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启示 | 第42-44页 |
一、完善引进人才保障机制,推进校企人员双向聘用 | 第42-43页 |
二、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工作,改革在校教师评价机制 | 第43-44页 |
第四节 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的启示 | 第44-48页 |
一、做好农村职业教育统筹规划管理 | 第44-45页 |
二、拓展农村职业学校作为基层终身教育基地 | 第45-46页 |
三、延伸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辅导工作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