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中县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动态 | 第11-15页 |
1.2.1 发展战略概念 | 第11-12页 |
1.2.2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2.3 国内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绥中县旅游业发展战略分析 | 第17-31页 |
2.1 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第17-18页 |
2.2 旅游资源分析及评价 | 第18-22页 |
2.2.1 自然旅游资源 | 第19-20页 |
2.2.2 人文旅游资源 | 第20页 |
2.2.3 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 第20-22页 |
2.3 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 第22-29页 |
2.3.1 优势(Strength) | 第22-26页 |
2.3.2 劣势(weakness) | 第26-27页 |
2.3.3 机会(opportunity) | 第27-28页 |
2.3.4 挑战(Threat) | 第28-29页 |
2.4 旅游发展的初步评价 | 第29-31页 |
2.4.1 资源独特 | 第29页 |
2.4.2 好山好水留不住游客 | 第29-30页 |
2.4.3 市场面临激烈竞争 | 第30-31页 |
第3章 绥中县旅游业发展战略选择 | 第31-34页 |
3.1 旅游业发展战略选择依据 | 第31-32页 |
3.2 总体发展战略思路 | 第32页 |
3.2.1 工业发展与旅游发展 | 第32页 |
3.2.2 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 | 第32页 |
3.2.3 旅游产品的配置关系 | 第32页 |
3.3 战略定位 | 第32-33页 |
3.4 战略目标 | 第33-34页 |
3.4.1 总体目标 | 第33页 |
3.4.2 阶段目标 | 第33-34页 |
第4章 绥中县旅游发展战略创新 | 第34-49页 |
4.1 旅游品牌战略 | 第34-35页 |
4.1.1 国内形象 | 第34页 |
4.1.2 海外形象 | 第34页 |
4.1.3 旅游细分形象 | 第34-35页 |
4.2 目的地市场营销战略 | 第35-38页 |
4.2.1 总体营销战略 | 第35页 |
4.2.2 目标市场营销策略 | 第35-37页 |
4.2.3 细分市场营销策略 | 第37-38页 |
4.3 蓝海发展战略 | 第38-41页 |
4.3.1“通关”战略 | 第38-39页 |
4.3.2“集约”战略 | 第39页 |
4.3.3“领航”战略 | 第39-40页 |
4.3.4“灵魂”战略 | 第40-41页 |
4.4 空间结构与产品布局创新战略 | 第41-45页 |
4.4.1 空间布局依据 | 第41页 |
4.4.2 总体空间结构 | 第41-43页 |
4.4.3 旅游产品开发 | 第43-45页 |
4.5 资源整合战略 | 第45-49页 |
4.5.1 加快旅游项目开发力度 | 第45-46页 |
4.5.2 强化客源市场培育力度 | 第46页 |
4.5.3 完善管理体系建设 | 第46-47页 |
4.5.4 加强旅游队伍素质建设 | 第47页 |
4.5.5 加大区域合作步伐 | 第47-49页 |
第5章 绥中县旅游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49-52页 |
5.1 政策保障 | 第49页 |
5.2 资金保障 | 第49-50页 |
5.3 管理组织保障 | 第50页 |
5.4 品牌保障 | 第50页 |
5.5 旅游服务质量保障 | 第50-52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附表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