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约翰·斯坦贝克小说的伦理思想

内容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绪论第13-55页
    第一节 生平与作品介绍第13-20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0-45页
        一、国外研究综述第20-34页
        二、国内研究综述第34-45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第45-55页
        一、文学伦理学研究方法第45-52页
        二、研究路径与研究价值第52-55页
第一章 生存伦理:如何对抗社会不义第55-115页
    第一节 《人与鼠》:望尘莫及的安居乐业第57-69页
        一、农业工人的生存困境第57-63页
        二、备受蹂躏的精神生活第63-66页
        三、没有抗争的绝望终结第66-69页
    第二节 《相持》:暴力反抗陷入悖论第69-87页
        一、社会反抗的正当性第70-74页
        二、暴力反抗的伦理悖论第74-82页
        三、超越党派之争的谨慎第82-87页
    第三节 《愤怒的葡萄》:以大爱重获拯救之道第87-104页
        一、大萧条的全景扫描第88-95页
        二、积极反抗与社会改良第95-98页
        三、美国文化的精神落难第98-101页
        四、艰难岁月的仁爱之心第101-104页
    第四节 《月落》:冷静的抵抗与自救第104-115页
        一、胜负善恶的灰色地带第105-110页
        二、隐忍保全与舍生取义第110-115页
第二章 消费伦理:当出人头地变成美德第115-166页
    第一节 《金杯》:手握"萤火虫"的大人物第117-128页
        一、想要月亮的孩子第119-123页
        二、沦为功利主义者之路第123-125页
        三、揭开金钱万能的序幕第125-128页
    第二节 《珍珠》:金钱这把双刃剑第128-136页
        一、被金钱隔离的世界第130-132页
        二、无法买回的幸福第132-136页
    第三节 《前进的列车》:膨胀迷失的自我第136-150页
        一、消费社会的欲望塑造第137-143页
        二、毫无顾忌的互相倾轧第143-146页
        三、"每个人"的苦闷与迷失第146-150页
    第四节 《烦恼的冬天》:被攻陷的"独善其身"第150-166页
        一、贫穷成为羞耻的代名词第152-158页
        二、"所有人都这么干"第158-161页
        三、"新道德"建立三部曲第161-166页
第三章 人际伦理:毁灭幸福的偏执与狭隘第166-219页
    第一节 《天堂牧场》:世外桃源里的不幸生活第167-182页
        一、将痛苦放大的各种偏执第168-176页
        二、沾沾自喜的道德优越感第176-182页
    第二节 《长谷》:彼此压抑的婚姻困局第182-194页
        一、被控制的孤独男性群像第184-188页
        二、压抑且富攻击性的女性群像第188-194页
    第三节 《伊甸之冬》:在残缺中自我选择的力量第194-219页
        一、手足相残的原始隐喻第197-201页
        二、直面内心的黑水池塘第201-209页
        三、迷失在失真的想象中第209-215页
        四、道德自觉与意志自由第215-219页
第四章 生态伦理:在自然的怀抱中反思文明第219-261页
    第一节 《大地的象征》:偏执的大地之恋第222-232页
        一、拓荒者的土地梦第223-228页
        二、对自然的敬畏与臣服第228-232页
    第二节 《小红马》:爱自然就是爱人类第232-244页
        一、无处不在的小伙伴第233-236页
        二、生命的互动与洗礼第236-242页
        三、人际与种际的交融第242-244页
    第三节 蒙特雷三部曲:畅想田园乌托邦第244-261页
        一、疯狂的现代化之恶第246-250页
        二、对抗文明的生活方式第250-255页
        三、构建和谐生活的可能第255-261页
结语第261-265页
参考文献第265-280页
后记第280页

论文共2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国时期上海女监研究(1930-1949年)
下一篇:明代词学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