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 ·理论意义 | 第8页 |
| ·现实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文献研究法 | 第11页 |
| ·案例分析法 | 第11页 |
| ·实地考察法 | 第11-12页 |
|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12-13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12页 |
| ·论文不足 | 第12-13页 |
| 2. 山西省河曲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概述 | 第13-29页 |
| ·河曲县基本概况 | 第13-14页 |
| ·河曲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 ·河曲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的种类 | 第15-22页 |
| ·河曲民间文学艺术档案 | 第15-17页 |
| ·河曲民间饮食档案 | 第17-18页 |
| ·河曲民间手工技艺档案 | 第18-19页 |
| ·河曲民间节庆风俗档案 | 第19-20页 |
| ·河曲风景名胜档案 | 第20-21页 |
| ·河曲民间文化传承人档案 | 第21-22页 |
| ·河曲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的特点 | 第22-24页 |
| ·历史文化悠久 | 第22页 |
| ·地方特色浓郁 | 第22-23页 |
| ·形式丰富多样 | 第23-24页 |
| ·河曲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的传承价值 | 第24-29页 |
| ·传承历史,铭刻记忆 | 第24-25页 |
| ·弘扬文化,丰富生活 | 第25-26页 |
| ·文以载道,积淀智慧 | 第26-27页 |
| ·与时俱进,实现价值 | 第27-29页 |
| 3. 河曲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资源建设现状 | 第29-36页 |
| ·河曲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资源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29-31页 |
| ·编研队伍学术水平显著提高 | 第29-30页 |
| ·遗产抢救取得丰硕成果 | 第30-31页 |
| ·河曲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1-36页 |
| ·资源建设主体薄弱 | 第31-32页 |
| ·资源收集亟待加强 | 第32页 |
| ·资源建设数据库不健全 | 第32-33页 |
| ·过多注重经济价值,忽略了文化内涵 | 第33-34页 |
| ·资源建设法治不完善 | 第34-36页 |
| 4. 建立健全河曲县地方文化特色档案资源的对策 | 第36-47页 |
| ·增加保护责任者的多样性和专业性 | 第36-37页 |
| ·加强馆际交流协作,打造特色档案保护壁垒 | 第36页 |
| ·建立专业调研队伍,提高管理地方文化特色档案的业务水平 | 第36-37页 |
| ·建立现代综合档案馆,转变档案馆社会文化功能 | 第37页 |
| ·做好特色文化档案资源的收集工作 | 第37-39页 |
| ·强制与自愿相结合 | 第38页 |
|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 第38页 |
| ·业余与专业相结合 | 第38页 |
| ·纵向与横向相结合 | 第38-39页 |
| ·重点与一般相结合 | 第39页 |
| ·长远与当前相结合 | 第39页 |
| ·类别与人员相结合 | 第39页 |
| ·提升河曲地方文化特色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 第39-42页 |
| ·技术操作 | 第40页 |
| ·数据内容 | 第40-41页 |
| ·提供利用 | 第41-42页 |
| ·加快档案资源建设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 第42-45页 |
| ·发挥馆藏资源优势,增强文化内涵和创新性 | 第43-44页 |
| ·做好档案资源的开发,丰富文化产品 | 第44-45页 |
| ·提高建档意识,完善地方文化特色档案管理法规 | 第45-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