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东缘铀及多金属勘查高光谱遥感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34页 |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区范围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7页 |
·遥感技术发展及其地质应用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准噶尔盆地东缘地质遥感研究现状 | 第21-26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 | 第27-2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关键技术 | 第28-29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9-31页 |
·总体研究思路 | 第29页 |
·技术方法和途径 | 第29-31页 |
·研究进展和实物工作量 | 第31-33页 |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33-34页 |
·主要成果 | 第33页 |
·创新点 | 第33-34页 |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34-47页 |
·大地构造位置 | 第34页 |
·大地构造演化过程 | 第34-37页 |
·构造单元划分 | 第37-40页 |
·地层 | 第40-47页 |
·古生代地层 | 第40-44页 |
·中新生代地层 | 第44-47页 |
3 遥感数据处理 | 第47-61页 |
·数据技术参数 | 第47-50页 |
·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 | 第47-48页 |
·多光谱遥感数据 | 第48-50页 |
·遥感数据处理 | 第50-61页 |
·CASI-SASI数据处理 | 第50-53页 |
·TASI数据处理 | 第53-57页 |
·多光谱遥感处理 | 第57-61页 |
4 硅化带热红外高光谱信息识别 | 第61-80页 |
·SiO_2(石英)定量高光谱信息识别模型 | 第61-73页 |
·硅化带识别原理 | 第61-62页 |
·SiO_2特征波段 | 第62-67页 |
·SiO_2定量反演模型构建 | 第67-68页 |
·石英含量反演高光谱模型构建 | 第68-73页 |
·SiO_2含量定量提取 | 第73-75页 |
·石英含量定量提取 | 第75-76页 |
·硅化带提取 | 第76-80页 |
·SiO_2定量算法提取硅化带 | 第76-77页 |
·石英定量算法提取硅化带 | 第77-78页 |
·结合其他波段的遥感图像 | 第78-80页 |
5 研究区铀成矿地质特征分析 | 第80-91页 |
·砂岩型铀矿类型与主要成矿模式 | 第80-83页 |
·砂岩型铀矿类型 | 第80-82页 |
·砂岩型铀矿主要成矿模式 | 第82-83页 |
·研究区及周边地区铀异常点类型 | 第83-88页 |
·热液型铀异常点 | 第83-86页 |
·砂岩型铀异常点 | 第86-88页 |
·研究区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 | 第88-91页 |
6 砂岩型铀成矿条件遥感地质评价与靶区优选 | 第91-110页 |
·铀源区地质评价 | 第91-98页 |
·铀源区放射性异常特征 | 第91-95页 |
·铀源区蚀变特征 | 第95-97页 |
·砂体供铀条件 | 第97-98页 |
·构造条件 | 第98-101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101-102页 |
·沉积相条件 | 第102-103页 |
·砂岩型铀矿区特征 | 第103页 |
·砂岩型铀矿找矿模式建立及远景区预测 | 第103-110页 |
·高光谱遥感砂岩型铀矿找矿模式 | 第103-105页 |
·砂岩型铀矿远景区预测 | 第105-110页 |
7 多金属成矿条件遥感地质评价与靶区预测 | 第110-127页 |
·研究区及周边地区多金属矿研究现状 | 第110-114页 |
·铜矿 | 第110-113页 |
·金矿 | 第113-114页 |
·锡矿 | 第114页 |
·多金属矿远景区预测 | 第114-127页 |
·研究区花岗岩特征 | 第115-116页 |
·研究区蚀变特征 | 第116-118页 |
·研究区多金属矿预测 | 第118-119页 |
·研究区多金属矿预测 | 第119-127页 |
8 结论与讨论 | 第127-130页 |
·结论 | 第127-128页 |
·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方向 | 第128-130页 |
(1)存在问题 | 第128-129页 |
(2) 下一步工作方向 | 第129-130页 |
致谢 | 第130-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41页 |
附录 | 第141-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