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填方机场滑移边坡变形监测及稳定性分析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边坡变形监测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边坡防治工程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2章 边坡变形破坏特征与形式 | 第20-26页 |
·边坡的类型 | 第20-21页 |
·边坡常见的破坏形式 | 第21-22页 |
·边坡破坏面的分类 | 第22页 |
·边坡变形破坏的特征 | 第22-23页 |
·影响边坡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 | 第23-24页 |
·滑坡的类型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滑坡工程概况与试验研究 | 第26-39页 |
·场区地质概况 | 第26-29页 |
·地形地貌 | 第26-27页 |
·气象与水文地质条件 | 第27页 |
·地层岩性 | 第27-29页 |
·场区不良地质作用 | 第29页 |
·滑坡的基本特征 | 第29-32页 |
·滑坡形态 | 第29-30页 |
·滑体岩土特征 | 第30-32页 |
·滑坡体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第32页 |
·滑坡体地质构造和地震烈度 | 第32页 |
·影响该滑坡体稳定性的因素 | 第32-34页 |
·填筑体高度 | 第32-33页 |
·荷载作用 | 第33-34页 |
·地震作用 | 第34页 |
·水的作用 | 第34页 |
·滑坡体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第34-38页 |
·滑带土的物理性质 | 第34页 |
·试验方案 | 第34-35页 |
·常规土工试验 | 第35-37页 |
·室内剪切试验 | 第37-38页 |
·滑带土物理力学指标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滑坡体变形监测与成果分析 | 第39-54页 |
·监测布设 | 第39-41页 |
·监测目的与内容 | 第39页 |
·监测仪器布设 | 第39-41页 |
·监测仪器与工作原理 | 第41-44页 |
·表面变形监测 | 第41-42页 |
·深部变形监测 | 第42-44页 |
·监测成果分析 | 第44-51页 |
·表面变形监测成果分析 | 第44页 |
·深部变形监测成果分析 | 第44-51页 |
·深部变形监测成果综合分析 | 第51页 |
·监测成果得到的滑动面位置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滑坡体变形特征的有限元数值分析研究 | 第54-67页 |
·有限元二维建模 | 第54-56页 |
·Midas/GTS有限元程序 | 第54-55页 |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 第55页 |
·计算参数与模型 | 第55-56页 |
·变形特征分析 | 第56-61页 |
·自然工况计算结果 | 第57-59页 |
·降雨工况计算结果 | 第59-61页 |
·变形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照分析 | 第61-62页 |
·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稳定性评价 | 第62页 |
·发生滑坡变形破坏的原因 | 第62页 |
·提出治理该滑坡体的方案 | 第62-65页 |
·滑坡处理方案依据和处理范围 | 第62-63页 |
·滑坡体治理可以采取的措施 | 第63-64页 |
·具体的治理方案措施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A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