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9页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框架及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的主要新兴业务 | 第12-15页 |
·互联网金融业务 | 第12页 |
·电子银行业务 | 第12-13页 |
·投资银行业务 | 第13页 |
·养老金业务 | 第13-14页 |
·供应链金融业务 | 第14页 |
·金融市场业务 | 第14-15页 |
第3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其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 | 第15-20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相关理论 | 第15-17页 |
·操作风险含义 | 第15页 |
·商业银行的主要操作风险 | 第15-16页 |
·商业银行新兴业务操作风险特点 | 第16-17页 |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要素 | 第17-18页 |
·控制环境 | 第17页 |
·风险计量 | 第17页 |
·控制活动 | 第17-18页 |
·信息与沟通 | 第18页 |
·监控 | 第18页 |
·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 第18-20页 |
第4章 吉林省建设银行主要新兴业务及其操作风险现状 | 第20-29页 |
·吉林省建设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概况 | 第20-21页 |
·风险管理部门结构 | 第20页 |
·风险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 | 第20-21页 |
·吉林省建设银行的主要新兴业务 | 第21页 |
·吉林省建设银行主要新兴业务存在的主要操作风险 | 第21-25页 |
·互联网金融业务 | 第21-22页 |
·电子银行业务 | 第22-23页 |
·投资银行业务 | 第23-24页 |
·养老金业务 | 第24页 |
·供应链金融业务 | 第24-25页 |
·吉林省建设银行主要新兴业务操作风险的内部控制实施分析 | 第25-29页 |
·风险控制环境恶劣 | 第25-26页 |
·创新产品风险评估体制不完善 | 第26-27页 |
·缺乏对新兴业务会计人员全流程控制活动 | 第27页 |
·系统安全信息反馈结果不准确 | 第27-28页 |
·法律法规执行状况监控不力 | 第28-29页 |
第5章 吉林省建设银行新兴业务操作风险内部控制的改进建议 | 第29-34页 |
·加强控制环境改善 | 第29-30页 |
·提高会计人员个人及业务素质 | 第29页 |
·加强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 第29页 |
·加强防范新兴业务操作风险的环境建设 | 第29页 |
·建立健全的新兴业务操作风险防控机制 | 第29-30页 |
·完善创新产品的风险评估 | 第30页 |
·严格控制交易限额的风险评估 | 第30页 |
·积极主动进行风险提示 | 第30页 |
·加强岗位全流程控制活动 | 第30-31页 |
·严格落实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制度 | 第30-31页 |
·严格执行授权全流程控制 | 第31页 |
·建立对违规违纪行为的举报奖励制度 | 第31页 |
·提高有效信息的交流与反馈 | 第31-32页 |
·加大电子银行安全技术投入 | 第31-32页 |
·促进操作技术水平的提高 | 第32页 |
·积极反馈客户和业务的真实性核查结果 | 第32页 |
·强化新兴业务内部审计监督职能 | 第32-34页 |
·完善新兴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商业银行的规章制度 | 第32页 |
·提高内部审计监督控制手段 | 第32-33页 |
·对发生的新兴业务操作风险案件进行及时的补救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后记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