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遗传学论文

皱纹盘鲍、黑足鲍及杂交F1代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及系统发育价值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一章 前言第14-23页
   ·鲍概述第14-18页
     ·鲍形态第14-15页
     ·我国境内鲍属物种及其特征第15-16页
     ·新西兰鲍属物种及其特征第16-17页
     ·鲍属杂交概述第17-18页
   ·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研究第18-21页
     ·后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研究现状第18-19页
     ·腹足纲线粒体基因组研究现状第19-20页
     ·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方法第20-21页
   ·鲍线粒体基因组研究现状第21-23页
     ·鲍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第21-22页
     ·mtDNA在鲍系统发育中的研究第22-23页
   ·本论文研究意义第23页
第二章 皱纹盘鲍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第23-33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3页
   ·实验方法第23-25页
     ·样本采集和基因组DNA提取第23页
     ·线粒体DNA扩增第23-25页
     ·PCR产物电泳第25页
     ·PCR产物纯化第25页
   ·扩增产物测序,数据拼接和分析第25页
   ·结果与讨论第25-32页
     ·线粒体结构分析第25-28页
     ·蛋白质编码基因与密码子使用情况第28-30页
     ·皱纹盘鲍tRNA结构分析第30-31页
     ·皱纹盘鲍rRNA基因第31页
     ·皱纹盘鲍控制区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线粒体基因结构和碱基组成第32页
     ·蛋白质编码基因与密码子使用情况第32-33页
     ·非蛋白质编码区第33页
第三章 黑足鲍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第33-43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3-34页
     ·实验仪器第33页
     ·实验试剂第33-34页
   ·实验方法第34页
     ·样本采集和基因组DNA提取第34页
     ·线粒体DNA扩增第34页
     ·PCR产物电泳第34页
     ·PCR产物纯化第34页
   ·扩增产物测序,数据拼接和分析第34-35页
     ·测序与纯化第35页
   ·结果与讨论第35-42页
     ·黑足鲍线粒体结构分析第35-38页
     ·蛋白质编码基因与密码子使用情况第38-40页
     ·黑足鲍tRNA结构分析第40-41页
     ·黑足鲍rRNA基因第41页
     ·黑足鲍控制区CR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线粒体基因结构和碱基组成第42页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第42页
     ·非蛋白质编码区第42-43页
第四章 杂交F_1代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第43-54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3页
   ·实验方法第43页
     ·样本采集和基因组DNA提取第43页
   ·扩增产物测序,数据拼接和分析第43-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52页
     ·杂交F_1代线粒体结构分析第44-46页
     ·蛋白质编码基因与密码子使用情况第46-49页
     ·杂交F_1代tRNA结构分析第49-50页
     ·杂交F_1代rRNA基因和控制区第50页
     ·鲍线粒体碱基组成和序列相似性比较分析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4页
     ·杂交F_1代线粒体基因组第52-53页
     ·鲍线粒体碱基组成和序列相似性第53-54页
第五章 腹足纲线粒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价值第54-65页
   ·实验方法第54页
     ·腹足纲线粒体基因排序分析第54页
     ·基于线粒体13个编码蛋白基因的腹足纲系统发育分析第54页
   ·结果与分析第54-64页
     ·腹足纲线粒体基因排布第54-56页
     ·腹足纲系统发育分析第56-59页
  附图第59-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结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7页
致谢第77-7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海洋酯酶资源的挖掘及酯酶E22的生化特性与催化机制研究
下一篇:海洋石油降解菌的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