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酶论文

新型海洋酯酶资源的挖掘及酯酶E22的生化特性与催化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符号说明及缩略词第13-14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立题依据第14-23页
   ·研究背景第14-21页
     ·酯类水解酶简介第14页
     ·酯类水解酶的分类第14页
     ·酯类水解酶的催化机制第14-16页
     ·功能宏基因组研究在筛选新型酯酶方面的应用第16-17页
     ·生物信息学在筛选新型酯类水解酶中的应用第17-18页
     ·酯类水解酶的应用第18-19页
     ·同丝氨酸乙酰基转移酶家族介绍第19-20页
     ·乙酰基转移酶的催化机制及其与酯类水解酶的区别第20-21页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1-23页
     ·立题依据第21-22页
     ·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新型酯酶基因的筛选及异源表达第23-35页
   ·实验材料、试剂、仪器及分析软件第23-26页
     ·实验样品来源、菌株及质粒第23-24页
     ·培养基第24页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第24页
     ·实验所需仪器及设备第24-25页
     ·数据库及分析软件第25-26页
   ·实验方法第26-29页
     ·大西洋沉积物宏基因文库的构建第26页
     ·菌株E407-8和LMG 21857基因组中潜在酯类水解酶基因序列的筛选第26页
     ·菌株E407-8和LMG21857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6页
     ·潜在酯类水解酶基因特异性引物的设计第26-27页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第27-28页
     ·重组质粒的扩增和测序验证第28页
     ·重组蛋白的预表达第28页
     ·重组蛋白E22、EstD及EstH在E.coli BL21中的异源表达及分离纯化第28-29页
     ·SDS-PAGE检测第29页
     ·酯酶活性检测第29页
   ·结果与分析第29-33页
     ·基于环境基因组文库筛选得到的酯类水解酶基因第29-30页
     ·基于细菌基因组注释及预表达结果筛选得到的酯类水解酶基因第30-31页
     ·酯类水解酶基因E22、EstD及EstH的系统发育分析第31页
     ·E22、EstD及EstH的异源表达、分离纯化及其酯类水解酶活性分析第31-33页
   ·讨论第33-35页
第三章 酯酶E22的生化特性分析及催化机制研究第35-55页
   ·实验试剂、仪器及分析软件第35-36页
     ·主要试剂、试剂盒第35-36页
     ·实验仪器及耗材第36页
     ·分析软件第36页
   ·实验方法第36-40页
     ·E22蛋白的纯化第36-37页
     ·蛋白浓度测定第37页
     ·重组蛋白E22对pNPC4的动力学参数测定第37页
     ·E22的最适反应温度及温度稳定性分析第37页
     ·E22的最适pH及pH稳定性分析第37-38页
     ·NaCl对E22酶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第38页
     ·金属离子对E22活性的影响第38页
     ·抑制剂与变性剂对E22活性的影响第38-39页
     ·有机溶剂对E22活性的影响第39页
     ·E22突变体的构建第39页
     ·E22及L374D/pNPC4复合物晶体初筛条件的确定第39页
     ·E22及L374D/pNPC4复合物晶体生长条件的优化第39-40页
     ·晶体结构解析及分子对接第40页
     ·E22及其突变体蛋白二级结构的圆二色光谱测定第40页
   ·结果及分析第40-52页
     ·E22酯酶的底物特异性分析第40-45页
     ·E22的成熟酶形式分析第45-46页
     ·E22的整体结构分析第46-48页
     ·E22酯酶的催化机制分析第48-52页
   ·讨论第52-55页
第四章 新的HTA亚家族—E22亚家族的提出第55-68页
   ·实验菌株、试剂及分析软件第55-56页
     ·实验菌株第55页
     ·实验试剂第55页
     ·分析软件第55-56页
   ·实验方法第56页
     ·E22同源蛋白的异源表达及分离纯化第56页
     ·乙酰转移酶活性的检测第56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6-65页
     ·E22与HiHTA转移酶活性及水解酶活性的比较分析第56-57页
     ·E22在底物识别方面区别于HTA其它两个亚家族的结构基础第57-62页
     ·乙酰基转移酶家族蛋白的系统发育分析第62-65页
   ·讨论第65-68页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8页
致谢第78-79页
学化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拟南芥分泌肽PIP1调控气孔运动的机理研究
下一篇:皱纹盘鲍、黑足鲍及杂交F1代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及系统发育价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