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引言 | 第11-15页 |
| 一、毒品犯罪居间行为的概念 | 第15-21页 |
| (一)概述毒品犯罪居间行为 | 第15-18页 |
| 1. 现有毒品犯罪居间行为的概念 | 第15-16页 |
| 2. 毒品犯罪居间行为的定义 | 第16-18页 |
| (二)毒品犯罪居间行为之特点 | 第18-19页 |
| 1. 依附性 | 第18页 |
| 2. 非所有性 | 第18页 |
| 3. 非法性 | 第18页 |
| 4. 传递性 | 第18-19页 |
| 5. 非牟利性 | 第19页 |
| (三)毒品犯罪居间行为的类别 | 第19-21页 |
| 1. 接触毒品的居间行为 | 第19-20页 |
| 2. 不接触毒品的居间行为 | 第20-21页 |
| 二、毒品犯罪居间行为的定性分歧及评价 | 第21-28页 |
| (一)毒品犯罪居间行为定性的主要观点 | 第21-24页 |
| 1. 认为毒品犯罪居间行为无罪论观点之解析 | 第21页 |
| 2. 将毒品犯罪居间行为均视为贩卖毒品罪观点之解析 | 第21-22页 |
| 3. 毒品犯罪居间行为定性区分理论之解析 | 第22-24页 |
| (二)毒品犯罪居间行为定性分歧之评价 | 第24-26页 |
| 1. 无罪论观点之评价 | 第24-25页 |
| 2. 贩卖毒品罪观点之评价 | 第25页 |
| 3. 区分理论之评价 | 第25-26页 |
| (三)存在上述分歧的原因 | 第26-28页 |
| 1. 法律规定的空白 | 第26页 |
| 2. 现实案件的复杂性 | 第26-28页 |
| 三、对毒品犯罪居间行为定性及根据 | 第28-34页 |
| (一)毒品犯罪居间行为之定性 | 第28-31页 |
| 1. 贩卖毒品行为与为吸毒者代购毒品行为的差异对比 | 第28-29页 |
| 2. 牟利并非贩卖毒品罪的要件元素 | 第29-30页 |
| 3. 毒品犯罪居间人行为构成帮助犯与教唆犯的情形 | 第30-31页 |
| (二)毒品犯罪居间具体行为之认定 | 第31-33页 |
| 1. 为毒品交易一方或双方提供帮助完成交易的行为性质 | 第31页 |
| 2. 毒品犯罪居间人为吸毒者代购毒品的行为性质 | 第31-32页 |
| 3. 帮助毒品贩卖者卖出毒品的居间行为定性 | 第32页 |
| 4. 居间人明知毒品买家是为了非法贩卖而收买毒品,仍为其提供毒品信息或卖家行为的性质 | 第32-33页 |
| (三)明确毒品犯罪居间行为性质所产生的社会效果 | 第33-34页 |
| 四、完善毒品犯罪居间行为法律认定之建议 | 第34-36页 |
| (一)完善处理毒品犯罪居间行为的立法建议 | 第34-35页 |
| (二)完善处理毒品犯罪居间行为的司法建议 | 第35-36页 |
| 结语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