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我国社会阶层固化现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选题的背景及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0-14页 |
·研究的方法和基本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的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9页 |
第2章 社会分化:从阶级到社会阶层 | 第19-28页 |
·阶级 | 第19-22页 |
·马克思列宁的阶级观 | 第19-21页 |
·转型期中国的社会阶级 | 第21-22页 |
·社会分化 | 第22-24页 |
·社会分化的基本概述 | 第22-23页 |
·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分化 | 第23-24页 |
·社会阶层 | 第24-28页 |
·阶级与社会阶层的关系 | 第24-25页 |
·社会阶层的一般概述 | 第25-26页 |
·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 | 第26-28页 |
第3章 社会阶层固化形成的前提与表现 | 第28-34页 |
·社会阶层固化形成的前提 | 第28-31页 |
·社会转型 | 第28-29页 |
·社会阶层分化 | 第29-30页 |
·分化乏力与流动受阻 | 第30页 |
·社会阶层固化的形成 | 第30-31页 |
·社会阶层固化的表现 | 第31-34页 |
·社会阶层固化的现状 | 第31-33页 |
·社会阶层固化的特征 | 第33-34页 |
第4章 社会阶层固化产生的原因 | 第34-37页 |
·社会阶层固化产生的直接原因 | 第34-35页 |
·所有制结构变化 | 第34页 |
·权力异化 | 第34页 |
·分配政策困境 | 第34-35页 |
·社会改革滞后 | 第35页 |
·社会阶层固化产生的间接原因 | 第35-37页 |
·体制性因素阻碍 | 第35-36页 |
·社会资本不均等 | 第36页 |
·教育功能弱化 | 第36页 |
·生活惯性影响 | 第36-37页 |
第5章 社会阶层固化产生的后果与影响 | 第37-40页 |
·壁垒社会就业 | 第37-38页 |
·社会阶层固化导致家庭背景的影响变大 | 第37页 |
·社会阶层固化导致结构性失业 | 第37页 |
·社会阶层固化加剧教育不公 | 第37-38页 |
·阻塞社会流动 | 第38页 |
·社会阶层固化导致社会流动陷入僵化 | 第38页 |
·社会阶层固化导致社会流通机制受阻 | 第38页 |
·加剧社会阶层矛盾 | 第38-39页 |
·社会阶层固化使得"二代"现象盛行 | 第38页 |
·社会阶层固化使得贫富差距拉大 | 第38-39页 |
·阻滞社会发展 | 第39-40页 |
·社会阶层固化加剧社会阶层分化 | 第39页 |
·社会阶层固化造成危机 | 第39-40页 |
第6章 缓解当前社会阶层固化的路径探析 | 第40-50页 |
·加强社会建设:解决社会阶层固化的新视野 | 第40-43页 |
·社会建设的基本概述 | 第40-42页 |
·社会阶层固化与社会建设的关系 | 第42页 |
·社会建设具有缓解社会阶层固化的功能 | 第42-43页 |
·促进社会流动:破解社会阶层固化难题 | 第43-46页 |
·社会流动的基本概念 | 第43-44页 |
·以社会改革促进社会流动 | 第44-45页 |
·社会流动是破解社会阶层固化的内在要求 | 第45-46页 |
·缓解社会阶层固化的具体对策 | 第46-50页 |
·缓解社会阶层固化的基本政策、原则与方法 | 第46-47页 |
·缓解社会阶层固化的具体手段与途径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