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危机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能力--以唐山、汶川地震中的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对比为中心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3页 |
1. 选题意义及目的 | 第9-10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 | 第11-13页 |
第1章 国家能力与政府危机管理 | 第13-17页 |
·国家能力概述 | 第13-15页 |
·国家能力的含义 | 第13-14页 |
·国家能力的结构 | 第14-15页 |
·危机型突发事件和政府危机管理 | 第15-16页 |
·危机型突发事件 | 第15页 |
·政府危机管理 | 第15-16页 |
·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指标体系 | 第16-17页 |
第2章 唐山地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分析 | 第17-24页 |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环境 | 第17-19页 |
·政治文化 | 第17-18页 |
·经济环境 | 第18-19页 |
·唐山地震时期的国家危机管理能力 | 第19-24页 |
·应急组织体系 | 第20页 |
·预警预报机制 | 第20-21页 |
·应急处理机制 | 第21-22页 |
·应急资源保障 | 第22-23页 |
·事后评估机制 | 第23-24页 |
第3章 汶川地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分析 | 第24-31页 |
·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环境 | 第24-26页 |
·政治文化 | 第24-25页 |
·经济环境 | 第25-26页 |
·汶川地震时期的国家危机管理能力 | 第26-31页 |
·应急组织体系 | 第26-27页 |
·预警预报机制 | 第27-28页 |
·应急处理机制 | 第28-29页 |
·应急资源保障 | 第29-30页 |
·事后评估机制 | 第30-31页 |
第4章 危机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能力表现与转变 | 第31-42页 |
·危机管理视角下的国家能力表现 | 第31-36页 |
·国家汲取能力 | 第31-33页 |
·组织动员能力 | 第33-34页 |
·危机处理能力 | 第34-35页 |
·统筹协调能力 | 第35-36页 |
·政府合法化能力 | 第36页 |
·危机管理中的软实力成长:政治价值观的转变 | 第36-39页 |
·政治信仰和理念 | 第36-37页 |
·政府行为与媒体控制 | 第37-38页 |
·对国际间合作救援的态度 | 第38-39页 |
·中国总体实力 | 第39-42页 |
·混合博弈中的国际秩序 | 第39-40页 |
·中国因素 | 第40-42页 |
第5章 危机管理视角下中国国家能力的提升路径 | 第42-50页 |
·责任政府 | 第42-45页 |
·危机管理视角下的政府责任 | 第42-44页 |
·责任政府能力的提升路径 | 第44-45页 |
·责任政府未来面临的挑战 | 第45页 |
·公民社会 | 第45-47页 |
·危机管理视角下的公民社会 | 第45-46页 |
·公民社会能力的提升 | 第46-47页 |
·人民军队 | 第47-48页 |
·各责任主体协调能力的提升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