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1 引言 | 第14-18页 |
·课题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8页 |
2 文献综述与研究内容 | 第18-41页 |
·岩体强度理论研究现状 | 第18-29页 |
·理论强度准则 | 第18-22页 |
·验强度准则 | 第22-29页 |
·围岩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 第29-33页 |
·隧道开挖面空间效应研究现状 | 第33-36页 |
·隧道极限位移及位移预测研究现状 | 第36-39页 |
·极限位移 | 第36-37页 |
·位移预测 | 第37-39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39-41页 |
·研究内容 | 第39-40页 |
·技术路线 | 第40-41页 |
3 隧道工程围岩质量评价方法及优化研究 | 第41-78页 |
·隧道稳定性与围岩质量的关系 | 第42-43页 |
·基于多因素评价的隧道围岩基本质量分级法 | 第43-59页 |
·隧道围岩基本质量分级法 | 第43-45页 |
·跨度影响修正系数 | 第45-48页 |
·隧道围岩质量多因素修正指标的建立 | 第48-54页 |
·工程应用 | 第54-59页 |
·基于粗糙集-未确知测度模型的隧道围岩质量评价法 | 第59-76页 |
·粗糙集-未确知测度模型基本原理 | 第59-66页 |
·隧道围岩质量评价的粗糙集-未确知测度模型 | 第66-74页 |
·工程应用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4 基于开挖面空间效应的隧道稳定性分析 | 第78-99页 |
·隧道开挖面空间效应 | 第78-79页 |
·围岩纵向变形曲线 | 第79-80页 |
·广义Hoek-Brown准则及其在数值计算中的实现 | 第80-83页 |
·基本方程 | 第80-82页 |
·流动法则 | 第82-83页 |
·执行过程 | 第83页 |
·基于广义Hoek-Brown准则的隧道纵向变形曲线研究 | 第83-97页 |
·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83-85页 |
·数值模型建立 | 第85-86页 |
·结果分析及曲线拟合 | 第86-94页 |
·对比验证 | 第94-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5 隧道初支极限相对位移模型及位移预测研究 | 第99-108页 |
·初支极限相对位移模型 | 第99-104页 |
·初支极限相对位移 | 第99-100页 |
·初支极限相对位移模型建立 | 第100-104页 |
·初支位移预测 | 第104-106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105页 |
·回归分析 | 第105-106页 |
·基于极限相对位移模型的初支结构安全评价 | 第106-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6 深埋隧道围岩质量评价与关键施工参数优化 | 第108-123页 |
·工程背景 | 第108-111页 |
·概述 | 第108-109页 |
·自然条件 | 第109页 |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 第109-111页 |
·隧道开挖与支护参数优化 | 第111-121页 |
·围岩质量评价 | 第111-114页 |
·开挖进尺优化 | 第114-120页 |
·初支结构安全评价 | 第120-121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7 结论 | 第123-126页 |
·主要结论 | 第123-124页 |
·创新点 | 第124-125页 |
·研究展望 | 第125-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40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第140-14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