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永磁同步电机损耗及热特性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分析 | 第10-17页 |
| ·电机损耗计算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电机温升计算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第2章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损耗 | 第18-30页 |
| ·引言 | 第18页 |
| ·考虑PWM 电流谐波的铜耗分析 | 第18-20页 |
|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铁耗分析 | 第20-27页 |
| ·高速电机铁耗计算方法 | 第20-21页 |
| ·有槽高速电机的铁耗分析 | 第21-24页 |
| ·高速电机槽结构对铁耗的影响分析 | 第24-25页 |
| ·高速电机铁耗变化规律的分析 | 第25-27页 |
|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涡流损耗分析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高速电机气隙流场的特性分析 | 第30-39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流场数学模型 | 第30-34页 |
| ·流场流动的控制方程 | 第30-32页 |
| ·湍流模型与物理边界条件 | 第32-34页 |
| ·气隙内空气的流动分析 | 第34-36页 |
| ·定子内表面光滑的气隙流场分析 | 第34-35页 |
| ·定子内表面有齿槽口的气隙流场分析 | 第35-36页 |
| ·基于气隙流场计算的风磨损耗分析 | 第36-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高速电机流场与温度场的耦合分析 | 第39-55页 |
| ·引言 | 第39页 |
| ·高速电机流场与温度场的顺序耦合分析 | 第39-46页 |
| ·基于相似准则的散热边界分析 | 第39-43页 |
| ·高速电机流场与温度场的顺序耦合模型 | 第43-46页 |
| ·高速电机流场与温度场的直接耦合分析 | 第46-50页 |
| ·耦合场的能量方程与边界条件 | 第46-48页 |
| ·高速电机流场与温度场的直接耦合模型 | 第48-50页 |
|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动态温升特性 | 第50-51页 |
|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温升实验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5章 基于热特性的高速电机优化方法 | 第55-65页 |
| ·引言 | 第55页 |
| ·对流换热对高速电机热特性的影响分析 | 第55-58页 |
| ·气隙齿槽对电机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55-56页 |
| ·冷却情况对电机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56-58页 |
| ·不同槽结构对高速电机热特性的影响 | 第58-59页 |
| ·有槽电机电磁负荷配比优化分析 | 第59-62页 |
| ·电磁负荷配比对电机损耗分布的影响 | 第59-61页 |
| ·电磁负荷配比对电机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61-62页 |
| ·无槽电机电磁负荷配比优化分析 | 第62-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结论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