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隔孢壳科的系统演化及分类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茎点霉属概述及经济重要性 | 第8页 |
·亚隔孢壳科的分类研究概况 | 第8-11页 |
·新模式和注释模式 | 第11-12页 |
·分子系统学研究 | 第12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4-34页 |
·标本采集及菌株分离 | 第14-15页 |
·模式标本 | 第15页 |
·形态学研究 | 第15页 |
·DNA提取 | 第15-16页 |
·PCR扩增及测序 | 第16-17页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17-34页 |
第三章 亚隔孢壳科系统发育 | 第34-42页 |
第四章 亚隔孢壳科的新分类系统 | 第42-130页 |
·新属 | 第42-46页 |
·Allophoma | 第42页 |
·Calophoma | 第42-43页 |
·Heterophoma | 第43页 |
·Neoascochyta | 第43-44页 |
·Neodidymelliopsis | 第44页 |
·Nothophoma | 第44-45页 |
·Paraboeremia | 第45页 |
·Phomatodes | 第45-46页 |
·Xenodidymella | 第46页 |
·属征修订 | 第46-51页 |
·壳二孢属Ascochyta | 第46-47页 |
·亚隔孢壳属Didymella | 第47-48页 |
·附球孢属Epicoccum | 第48-49页 |
·茎点霉属Phoma | 第49-51页 |
·新组合、新名称、注释模式及新模式 | 第51-93页 |
·新组合 | 第51-76页 |
·新名称 | 第76-77页 |
·注释模式 | 第77-87页 |
·新模式 | 第87-93页 |
·新种 | 第93-97页 |
·新科 | 第97-99页 |
·未确定种 | 第99-13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30-134页 |
·结论 | 第130-131页 |
·讨论 | 第131-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2页 |
致谢 | 第142-144页 |
个人简介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