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20页 |
1 常用5种兽药概况 | 第11-13页 |
·地塞米松 | 第11页 |
·吡喹酮 | 第11页 |
·阿维菌素 | 第11-12页 |
·伊维菌素 | 第12-13页 |
·多拉菌素 | 第13页 |
2 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样品前处理方法 | 第14-15页 |
·液-液萃取 | 第14页 |
·固相萃取 | 第14页 |
·固相微萃取 | 第14-15页 |
·基质固相分散 | 第15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 | 第15页 |
·分子印迹 | 第15页 |
·免疫亲和色谱 | 第15页 |
·检测技术 | 第15-17页 |
·酶联免疫法 | 第16页 |
·仪器分析法 | 第16-17页 |
·气相色谱 | 第16页 |
·高效液相色谱 | 第16-17页 |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第17页 |
·高效薄层色谱 | 第17页 |
·毛细管电泳 | 第17页 |
3 牛奶中5种兽药残留现状 | 第17-18页 |
4 牛奶中5种兽药残留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第一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牛奶中4种驱虫药物残留 | 第20-31页 |
1 材料 | 第20-21页 |
·仪器设备 | 第20页 |
·试剂 | 第20-21页 |
·标准品 | 第21页 |
2 方法 | 第21-24页 |
·标准储备液的配制 | 第21页 |
·标准混合液的配制 | 第21页 |
·样品采集 | 第21页 |
·样品前处理方法 | 第21-22页 |
·色谱条件 | 第22页 |
·质谱条件 | 第22页 |
·提取剂的选择 | 第22-23页 |
·净化方法的确定 | 第23页 |
·液-液萃取 | 第23页 |
·固相萃取 | 第23页 |
·质谱条件的优化 | 第23页 |
·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23页 |
·线性范围与基质效应考察 | 第23-24页 |
·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的确定 | 第24页 |
·准确度与精确度测定 | 第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29页 |
·提取剂的选择 | 第24页 |
·净化方法的确定 | 第24-25页 |
·质谱条件的优化 | 第25-26页 |
·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26页 |
·线性范围与基质效应考察 | 第26-28页 |
·方法检测限和定量限的确定 | 第28页 |
·准确度与精确度测定 | 第28-29页 |
4 实际样品测定 | 第29页 |
5 讨论 | 第29-30页 |
6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二章 贵州部分地区牛奶中4种驱虫药物残留状况调查 | 第31-49页 |
1 材料 | 第31-32页 |
·仪器设备 | 第31页 |
·试剂 | 第31-32页 |
·标准品 | 第32页 |
2 方法 | 第32页 |
·样品采集 | 第32页 |
·样品前处理方法 | 第32页 |
·检测方法 | 第32页 |
3 结果 | 第32-38页 |
·贵阳市第一批牛奶中4种驱虫药物残留检测结果 | 第32-35页 |
·贵阳市及部分地州市第二批牛奶中4种驱虫药物残留检测结果 | 第35-37页 |
·贵阳市及部分地州市第三批牛奶中4种驱虫药物残留检测结果 | 第37-38页 |
4 结果分析 | 第38-47页 |
·贵阳市第一批牛奶中4种驱虫药物残留检测结果分析 | 第38-42页 |
·贵阳及部分地州市第二批牛奶中4种驱虫药物残留检测结果分析 | 第42-45页 |
·贵阳及部分地州市第三批牛奶中4种驱虫药物残留检测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5 讨论 | 第47页 |
6 小结 | 第47-49页 |
第三章 贵州部分地区牛奶中地塞米松残留检测 | 第49-54页 |
1 材料 | 第49页 |
·仪器设备 | 第49页 |
·试剂 | 第49页 |
·试剂盒 | 第49页 |
2 方法 | 第49-50页 |
·样品采集 | 第49-50页 |
·样品前处理方法 | 第50页 |
·酶联免疫反应 | 第50页 |
·标准曲线制作 | 第50页 |
3 结果 | 第50-51页 |
4 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5 讨论 | 第53页 |
6 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附录(一) | 第60-62页 |
附录(二)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