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南传统民具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 ·课题研究的现状回顾与综述 | 第8-9页 |
| ·课题研究对象相关概念的界说 | 第9-11页 |
| ·藏东南 | 第9页 |
| ·门巴族、珞巴族、工布藏族 | 第9-11页 |
| ·民具和民具群 | 第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藏东南传统民具概述 | 第13-44页 |
| ·藏东南背景 | 第13-19页 |
| ·宗教概况 | 第13-15页 |
| ·经济生活特征 | 第15-16页 |
| ·工艺与工具能力 | 第16-19页 |
| ·生产工具 | 第19-31页 |
| ·农事工具类 | 第19-25页 |
| ·运载工具类 | 第25-30页 |
| ·其他类 | 第30-31页 |
| ·生活器具 | 第31-44页 |
| ·日用杂具类 | 第32-38页 |
| ·文化娱乐类 | 第38-41页 |
| ·服饰用具类 | 第41-44页 |
| 第三章 藏东南传统民具设计特征 | 第44-56页 |
| ·以用为本的功能特征 | 第44-47页 |
| ·物以致用 | 第44-45页 |
| ·一物多能 | 第45-46页 |
| ·资生便捷 | 第46-47页 |
| ·物尽其材、随地所宜的选材特征 | 第47-49页 |
| ·物尽其材 | 第47-48页 |
| ·随地所宜 | 第48-49页 |
| ·应物象形、朴素直观的形态特征 | 第49-53页 |
| ·应物象形 | 第49-51页 |
| ·朴素直观 | 第51-53页 |
| ·因材施技、严谨适当的工艺特征 | 第53-56页 |
| ·因材施技 | 第53-54页 |
| ·严谨适当 | 第54-56页 |
| 第四章 藏东南传统民具设计评价 | 第56-67页 |
| ·影响藏东南传统民具的要素 | 第56-60页 |
| ·自然环境 | 第56-57页 |
| ·文化环境 | 第57-58页 |
| ·风俗习惯 | 第58-60页 |
| ·藏东南传统民具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 第60-63页 |
| ·藏东南传统民具与室内空间环境的关系 | 第60-62页 |
| ·藏东南传统民具与外部建筑环境的关系 | 第62-63页 |
| ·藏东南传统民具体现的造物思想 | 第63-67页 |
| ·实用与审美兼顾 | 第63-65页 |
| ·均衡与对立并存 | 第65-66页 |
| ·人本主义的体现 | 第66-67页 |
| 第五章 藏东南传统民具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第67-73页 |
| ·藏东南传统民具作为陈设物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第67-69页 |
| ·藏东南传统民具作为陈设物对现代陈设设计的启迪 | 第67-68页 |
| ·藏东南传统民具作为陈设物对现代环境设计的启迪 | 第68-69页 |
| ·藏东南传统民具的造物观念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第69-72页 |
| ·藏东南传统民具的造物观念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关系 | 第69-70页 |
| ·藏东南传统民具的可持续生态观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第70-71页 |
| ·藏东南传统民具的人性关怀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第71-72页 |
| ·藏东南传统民具的文化意蕴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第72-73页 |
| ·藏东南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 第72页 |
| ·以设计为媒介继承发展藏东南传统文化 | 第72-73页 |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 图片来源 | 第78-81页 |
| 附录 | 第81-86页 |
| 附录一 | 第81-86页 |
| 1.藏东南考察日志 | 第81-84页 |
| 2.藏东南传统民具使用图示 | 第84-86页 |
| 附录二: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