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目的意义 | 第8-11页 |
·国内外军内外有关情况分析 | 第11-12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主要理论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24页 |
·术语与定义 | 第13-14页 |
·非战争军事行动 | 第13-14页 |
·新型便携式野战模块化医疗单元系统 | 第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理论研究 | 第14页 |
·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力量需求研究 | 第14-15页 |
·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指挥研究 | 第15页 |
·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力量军民融合式建设研究 | 第15-16页 |
·新型便携式野战模块化医疗单元系统研究 | 第16页 |
·研究步骤 | 第16-18页 |
·文献检索,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 第16页 |
·部队实地调研 | 第16页 |
·卫勤力量抽组、训练和保障模式研究 | 第16-17页 |
·通过研究论证、设计方案、实验建造、调试完善等步骤,完成新型便携式野战模块化医疗单元系统的研究设计 | 第17页 |
·实兵实装模拟演练 | 第17-18页 |
·执行任务 | 第18页 |
·形成理论体系 | 第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24页 |
·理论研究 | 第18-19页 |
·需求研究 | 第19-20页 |
·指挥研究 | 第20-21页 |
·力量建设研究 | 第21-22页 |
·装备革新整体研究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 | 第24-29页 |
·有限元分析建模基本原理和过程 | 第24-26页 |
·模型的定义 | 第24页 |
·有限元基本术语 | 第24页 |
·有限元建模 | 第24页 |
·有限元分析 | 第24-26页 |
·Hypermesh | 第26-27页 |
·模块化 | 第27-29页 |
·定义 | 第27页 |
·原则 | 第27-28页 |
·模块是模块化设计和制造的功能单元,具有三大特征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新型便携式野战医疗单元系统整体结构设计方案 | 第29-47页 |
·方舱结构设计图 | 第29-30页 |
·方舱有限元建模 | 第30-40页 |
·方舱结构和材料物理特性的基本数据 | 第30-31页 |
·复合大板模型的简化 | 第31-36页 |
·实体建模 | 第31页 |
·等效法 | 第31-34页 |
·直接选用线性层状结构壳单元 | 第34-36页 |
·梁的简化 | 第36-38页 |
·梁的结构 | 第36-37页 |
·梁的等效模型 | 第37-38页 |
·其他部分的简化 | 第38页 |
·建立模型 | 第38-40页 |
·方舱有限元分析 | 第40-43页 |
·用HyperMesh进行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 第40页 |
·网格质量检查 | 第40-41页 |
·材料属性定义 | 第41-42页 |
·边界条件及载荷定义 | 第42页 |
·方舱静力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各医疗单元模块化设计 | 第43-46页 |
·模块化原理 | 第43-44页 |
·方舱功能模块化设计 | 第44页 |
·德尔菲法模块标准化设计 | 第44-45页 |
·方舱内部模块标准化设计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52页 |
·阶段性成果 | 第47-48页 |
·综合医疗保障方舱实物测试 | 第48-49页 |
·用途 | 第48页 |
·基本技术形式与组成(或主要研究内容) | 第48页 |
·主要性能指标 | 第48-49页 |
·自然环境适应性、战场及勤务适应性要求 | 第49页 |
·创新之处 | 第49-51页 |
·有限元建模及网格划分 | 第50页 |
·载荷定义、静力刚强度分析及结果后处理 | 第50页 |
·模态分析 | 第50页 |
·拓扑结构优化 | 第50-51页 |
·课题展望 | 第51-52页 |
·完成新型便携式野战模块化医疗单元系统的研究设计 | 第51页 |
·实兵实装模拟演练 | 第51页 |
·形成理论体系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发表论文 | 第56-59页 |
详细摘要 | 第59-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