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中国兽医学论文--中兽医药物学论文

中药提取物羧酸酯酶抑制剂筛选及对缓解小鼠伊立替康迟发型腹泻作用的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引言第10-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26页
   ·羧酸酯酶介绍第12-20页
     ·羧酸酯酶的分类及组织分布第12-13页
     ·羧酸酯酶种属差异第13页
     ·羧酸酯酶个体差异第13-14页
       ·羧酸酯酶基因多态性对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第14页
       ·年龄对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第14页
     ·羧酸酯酶的结构第14-16页
     ·羧酸酯酶底物特异性第16-17页
     ·羧酸酯酶抑制剂特异性第17-18页
     ·羧酸酯酶的功能第18-20页
   ·羧酸酯酶和伊立替康导致迟发型腹泻研究第20-23页
     ·伊立替康导致迟发型腹泻机理第20-21页
     ·缓解伊立替康肠毒性的研究第21-22页
     ·缓解伊立替康迟发型腹泻作用机制及研究现状第22-23页
   ·用于羧酸酯酶抑制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机制第23-26页
2. 中药提取物中羧酸酯酶2抑制剂高通量筛选第26-34页
   ·材料和方法第26-28页
     ·羧酸酯酶体外活性测定方法的建立第26-27页
     ·羧酸酯酶酶促反应条件的优化第27页
     ·中药提取物中羧酸酯酶2抑制剂筛选第27-28页
   ·试验结果第28-33页
     ·最适反应条件第28-30页
     ·中药提取物中hCE2抑制剂筛选结果第30-33页
   ·分析与讨论第33-34页
3. 补骨脂指纹谱图建立和补骨脂hCE2强效抑制活性成分鉴定第34-54页
   ·材料和方法第34-38页
     ·补骨脂提取物样品溶液制备第34-35页
       ·补骨脂UFLC-DAD中药指纹图谱建立及分离液收集第35页
     ·补骨脂提取物hCE1抑制能力评估第35页
     ·补骨脂提取物hCE2抑制能力评估第35-36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鉴定补骨脂中hCE2抑制成分第36页
     ·补骨脂标准品对hCE2的抑制动力学第36-37页
     ·补骨脂中抑制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第37页
     ·补骨脂对于减缓小鼠迟发型腹泻的观察第37-38页
   ·试验结果第38-52页
     ·补骨脂提取物对hCEs抑制能力评估第38-39页
     ·补骨脂指纹图谱建立及LC片段对人肝微粒体中的hCE2抑制活性评估第39-41页
     ·补骨脂中具有hCE2抑制活性的5个活性物质UFLC-DAD-ESI-MS/MS鉴定第41-46页
     ·补骨脂中5个有hCEs抑制活性成分标准品的IC_(50)值第46-48页
     ·补骨脂中5个hCE2抑制活性成分标准品抑制类型和抑制动力学参数第48-51页
     ·补骨脂中五种羧酸酯酶抑制成分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和最低检测、定量限第51页
     ·小鼠腹泻模型第51页
     ·补骨脂对于减缓小鼠迟发型腹泻的动物体内观察第51-52页
   ·分析与讨论第52-54页
4 中药黄芩及其提取物黄芩素作为人羧酸酯酶特异型抑制剂的体外研究及黄芩素在减缓盐酸伊立替康(CPT-11)迟发型腹泻及肠道损伤的应用研究第54-64页
   ·材料和方法第54-58页
     ·体外试验第54-55页
     ·动物试验第55-58页
       ·给药第55页
       ·蜡切片制作第55-56页
       ·H&E染色第56页
       ·肠粘膜损伤程度评估第56页
       ·AB-PAS染色第56-57页
       ·免疫组化染色第57-58页
   ·试验结果第58-62页
     ·黄芩提取物对羧酸酯酶2抑制能力评估第58页
     ·黄芩素对CEs的抑制作用第58-60页
     ·黄芩素在减缓盐酸伊立替康(CPT-11)迟发型腹泻腹泻评分第60页
     ·黄芩素在减缓盐酸伊立替康(CPT-11)迟发型肠粘膜损伤程度评估第60页
     ·黄芩素在减缓盐酸伊立替康(CPT-11)迟发型腹泻H&E染色的结果第60-61页
     ·黄芩素在减缓盐酸伊立替康(CPT-11)迟发型腹泻AB-PAS染色的结果第61页
     ·黄芩素在减缓盐酸伊立替康(CPT-11)迟发型腹泻免疫组化结果第61-62页
   ·分析与讨论第62-64页
全文总结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2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埋砖蓄水对土壤理化性质和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
下一篇:内皮素1(EDN1)对绵羊皮肤黑色素细胞内黑色素生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