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戏剧艺术论文--中国戏剧艺术论文--曲艺艺术论文

襄垣鼓书调查与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目录第7-9页
前言第9-13页
第一章 襄垣鼓书的渊源以及发展史第13-27页
 第一节 襄垣鼓书的起源第13-16页
  一、 “三皇会”非起源第13-14页
  二、 襄垣鼓书的起源猜想及探讨第14-16页
 第二节 襄垣鼓书的形成与发展第16-27页
  一、 初步形成和发展时期的情况第16-17页
  二、 抗日战争时期到建国之前的发展第17-18页
  三、 新中国成立后的重要体制改革第18-20页
  四、 困难时期艺人的艰难生活第20-22页
  五、 三次规模较大的整风运动第22-24页
  六、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鼓书创作和曲艺改革第24-27页
第二章 襄垣鼓书的鼓词研究第27-43页
 第一节 主要鼓词创作者第27-28页
  一、 改革开放前的主要创作者第27-28页
  二、 改革开放后的主要创作者第28页
 第二节 襄垣鼓书的书目与思想内容第28-33页
  一、 鼓词的书目分类第28-31页
  二、 鼓词的共同思想意义第31-33页
 第三节 鼓词的艺术特色第33-38页
  一、 喜剧特色第33-34页
  二、 合辙押韵、对比对偶、句式整齐第34-36页
  三、 人物丰富多彩第36-37页
  四、 结构紧凑第37-38页
 第四节 代表性长书《五女兴唐传》的研究第38-43页
  一、 故事概述第38-39页
  二、 主题和人物第39-40页
  三、 艺术特色分析第40-43页
第三章 襄垣鼓书的表演体制研究第43-53页
 第一节 襄垣鼓书的演出习俗与程式第43-47页
  一、 表演习俗第43-44页
  二、 表演程式第44-46页
  三、 表演技巧第46-47页
 第二节 襄垣鼓书的音乐表演第47-53页
  一、 基本唱腔和板式第47-50页
  二、 器乐曲牌第50-51页
  三、 乐器与演唱第51-52页
  四、 戏剧元素第52-53页
第四章 襄垣鼓书的保护状况与面临的问题第53-59页
 第一节 襄垣鼓书的生存现状第53-55页
  一、 襄垣鼓书传承人与曲艺队现编艺人第53-54页
  二、 曲艺队艺人收入情况第54-55页
 第二节 襄垣鼓书目前的保护工作第55-59页
  一、 目前所做的保护措施第55-56页
  二、 襄垣鼓书走上下坡路第56-57页
  三、 存在问题第57-59页
结语第59-61页
致谢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附录A第65-85页
附录B第85-87页
附录C第87-94页
附录D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娄烨电影研究
下一篇:近年来国内外青春电影情节编排特色--以结构为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