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轨卫星抓捕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依据和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和依据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实际应用价值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国外卫星抓捕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内卫星抓捕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锁紧与释放机构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20页 |
2 抓捕、锁紧与释放分离机构总体技术研究 | 第20-32页 |
·非合作目标卫星在轨抓捕技术研究的难点 | 第20-21页 |
·抓捕位置的选择 | 第21-22页 |
·抓捕锁紧与释放分离机构 | 第22-29页 |
·结构组成 | 第22-26页 |
·工作原理 | 第26-29页 |
·抓捕目标过程仿真分析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系统关键参数的匹配性分析 | 第32-48页 |
·接触理论分析 | 第32-34页 |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34-36页 |
·分析计算结果 | 第36-46页 |
·抓捕速度的选取 | 第37-39页 |
·有无阻尼器接触力分析 | 第39-43页 |
·阻尼参数对抓捕运动的影响 | 第43-45页 |
·传感器测量范围和频率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4 抓捕锁紧技术研究 | 第48-68页 |
·抓捕锁紧机构组成 | 第48-49页 |
·抓捕锁紧机构工作原理 | 第49-50页 |
·抓捕过程的工作原理 | 第49-50页 |
·释放过程的工作原理 | 第50页 |
·抓捕机构中各项技术分析研究 | 第50-59页 |
·棘爪弹簧式伸缩机构原理分析 | 第50-52页 |
·“花瓣”与喷管柔性结合技术研究 | 第52-56页 |
·缓冲技术研究 | 第56-57页 |
·调姿技术研究 | 第57页 |
·电机参数的计算 | 第57-59页 |
·抓捕锁紧机构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59-62页 |
·关键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 第62-64页 |
·捕获杆相对锁紧片移动分析 | 第62-63页 |
·捕获杆受接触力分析 | 第63-64页 |
·抓捕锁紧机构关键技术及解决的问题 | 第64-66页 |
·关键技术分析 | 第64-65页 |
·加工、试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法 | 第65-66页 |
·原理样机的试制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5 锁紧与释放技术研究 | 第68-80页 |
·锁紧与释放机构组成及功能 | 第68-69页 |
·锁紧与释放机构的工作原理 | 第69-70页 |
·锁紧原理 | 第69-70页 |
·释放原理 | 第70页 |
·机构中各项技术分析 | 第70-72页 |
·定位圆盘组件分析 | 第70-71页 |
·驱动系统研究 | 第71页 |
·压紧技术研究 | 第71-72页 |
·锁紧与释放机构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72-75页 |
·锁紧过程仿真分析 | 第72-74页 |
·释放过程仿真分析 | 第74-75页 |
·关键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 第75-79页 |
·压紧板的分析结果 | 第76-77页 |
·燕尾槽的分析结果 | 第77-78页 |
·旋转销的分析结果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6 结论 | 第80-82页 |
·工作总结 | 第80-81页 |
·未来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