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寒地城市 | 第10页 |
·城市内河 | 第10-11页 |
·行为学 | 第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相关基础研究 | 第15-24页 |
·寒地城市特征 | 第15-16页 |
·气候特征 | 第15页 |
·水文特征 | 第15页 |
·人文特征 | 第15-16页 |
·内河空间构成 | 第16-17页 |
·内河空间范围确定 | 第16页 |
·内河空间构成要素 | 第16-17页 |
·行为学理论 | 第17-23页 |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7-18页 |
·行为类型划分 | 第18-21页 |
·行为特征分析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基于行为学的设计要求与存在的问题 | 第24-35页 |
·基于行为学的内河空间设计要求 | 第24-31页 |
·亲水的要求 | 第24-25页 |
·可达的要求 | 第25-28页 |
·舒适的要求 | 第28-29页 |
·吸引的要求 | 第29-31页 |
·寒地城市内河空间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水域空间亲水受阻 | 第31-32页 |
·交通空间可达受阻 | 第32页 |
·广场空间舒适受阻 | 第32-33页 |
·建筑空间吸引受阻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基于行为学的寒地城市内河空间规划研究 | 第35-50页 |
·基于亲水要求的水域空间规划 | 第35-39页 |
·平面形状 | 第35-36页 |
·斜面坡度 | 第36-37页 |
·垂直高度 | 第37-39页 |
·基于可达要求的交通空间规划 | 第39-44页 |
·平面交通 | 第39-41页 |
·立体交通 | 第41-44页 |
·基于舒适要求的广场空间规划 | 第44-47页 |
·平面布局 | 第44-45页 |
·空间界定 | 第45-47页 |
·基于吸引要求的建筑空间规划 | 第47-49页 |
·建筑功能 | 第47页 |
·建筑体量 | 第47-48页 |
·建筑色彩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哈尔滨市马家沟空间规划——以果戈里至大成街段为例 | 第50-60页 |
·马家沟河区段概况 | 第50-53页 |
·区段基础情况 | 第50页 |
·市民行为调查 | 第50-53页 |
·空间系统评价 | 第53-56页 |
·亲水评价 | 第53-54页 |
·可达评价 | 第54页 |
·舒适评价 | 第54-55页 |
·吸引评价 | 第55-56页 |
·空间提升改造对策 | 第56-59页 |
·基于亲水要求的水域空间提升 | 第56-57页 |
·基于可达要求的交通空间提升 | 第57-58页 |
·基于舒适要求的广场空间提升 | 第58-59页 |
·基于吸引要求的建筑空间提升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