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知觉理论的建筑形态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9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9-11页 |
2 视知觉与建筑形态的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 | 第11-17页 |
·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视知觉 | 第11页 |
·建筑形态 | 第11-12页 |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2-15页 |
·视知觉理论 | 第12-13页 |
·格式塔心理学 | 第13-14页 |
·审美心理学 | 第14页 |
·形态学 | 第14页 |
·构成理论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3 基于视知觉理论的建筑形态分析 | 第17-33页 |
·建筑形态的视觉要素构成分析 | 第17-22页 |
·色彩的运用 | 第17-19页 |
·光影的处理 | 第19-20页 |
·材质的表现 | 第20-21页 |
·形体的塑造 | 第21-22页 |
·建筑形态的视觉语言文化内涵分析 | 第22-29页 |
·建筑形态的符号性 | 第23页 |
·建筑符号的特点 | 第23-25页 |
·建筑符号与象征和隐喻 | 第25-27页 |
·建筑符号与文脉 | 第27-29页 |
·建筑形态的审美情感分析 | 第29-30页 |
·建筑形态艺术的实质—情感体现 | 第29页 |
·建筑形态审美情感的特殊性 | 第29-30页 |
·建筑形态审美情感的复杂性 | 第30页 |
·建筑形态的视觉设计原则 | 第30-32页 |
·简化与统一 | 第30-31页 |
·区别与对比 | 第31页 |
·动态与韵律 | 第31-32页 |
·象征与联想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基于视知觉理论的建筑形态的设计策略及实例应用 | 第33-46页 |
·建筑形态情感化的传达及实例应用 | 第33-36页 |
·感知性情感的表达 | 第33-34页 |
·异化情感的渗入 | 第34-36页 |
·建筑形态地域文脉性的传承及实例应用 | 第36-40页 |
·自然意象的融合 | 第36-38页 |
·文脉意象的再现 | 第38-40页 |
·建筑形态科技创新性的展现及实例应用 | 第40-44页 |
·建筑形态结构的创新 | 第40-42页 |
·建筑形态生成媒介的创新 | 第42-43页 |
·建筑形态材料的创新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