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s | 第7-1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3页 |
| ·引言 | 第18-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8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31页 |
| ·无患子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无患子科植物等研究进展 | 第21-31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31-33页 |
| ·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 ·技术路线 | 第32-33页 |
| 第二章 花果结构与果序多样性 | 第33-47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3-36页 |
| ·试验地概况 | 第33页 |
| ·花形态研究材料及方法 | 第33-34页 |
| ·交配方式研究材料及方法 | 第34页 |
| ·果序形态研究材料及方法 | 第34-3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6页 |
| ·无患子花类型及其特征 | 第36-37页 |
| ·无患子花的交配方式 | 第37-39页 |
| ·无患子花序形态特征 | 第39-42页 |
| ·无患子果实类型及其特征 | 第42-43页 |
| ·无患子果序类型划分 | 第43-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三章 无患子不同产地群体遗传多样性的 ISSR 分析 | 第47-56页 |
| ·研究材料和方法 | 第47-49页 |
| ·实验材料 | 第47页 |
|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 ·数据处理 | 第48-4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5页 |
| ·无患子 PCR 扩增结果 | 第49-51页 |
| ·无患子不同产地群体遗传多样性 | 第51-52页 |
| ·无患子遗传分化与基因流 | 第52-53页 |
| ·无患子不同产地群体聚类分析 | 第53-55页 |
| ·小结 | 第55-56页 |
| 第四章 无患子不同产地群体种实表型性状多样性 | 第56-6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6-57页 |
| ·材料来源及取样方法 | 第56-57页 |
| ·种实性状的选取及测定 | 第57页 |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5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7-65页 |
| ·无患子种实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的变异 | 第57-58页 |
| ·无患子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特征 | 第58-62页 |
| ·无患子群体间种实性状的表型分化 | 第62-63页 |
| ·无患子种实表型性状与地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 | 第63-64页 |
| ·无患子种实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第64-65页 |
| ·小结 | 第65-66页 |
| 第五章 无患子果用优树群体内选择策略研究 | 第66-76页 |
| ·研究材料和方法 | 第66-68页 |
| ·试验地概况 | 第66页 |
| ·性状选择 | 第66页 |
| ·性状测量方法 | 第66-68页 |
| ·果用无患子优良单株选择方法 | 第6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8-75页 |
| ·无患子表型性状变异 | 第68-69页 |
| ·无患子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 | 第69-72页 |
| ·无患子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值及函数表达式 | 第72-74页 |
| ·不同培育目标的无患子优良单株选择 | 第74-75页 |
| ·小结 | 第75-76页 |
| 第六章 无患子花序生长与开花物候研究 | 第76-86页 |
| ·研究材料和方法 | 第76-77页 |
| ·试验地概况 | 第76页 |
|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76-7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77-85页 |
| ·无患子花序发育形态变化 | 第77-78页 |
| ·无患子花序发育过程长度和宽度的关系 | 第78-79页 |
| ·无患子单花发育及形态变化 | 第79-82页 |
| ·无患子居群、个体和花序水平开花物候 | 第82-85页 |
| ·小结 | 第85-86页 |
| 第七章 无患子果实发育动态及内含物含量变化 | 第86-92页 |
| ·研究材料和方法 | 第86-87页 |
| ·实验材料及采样方法 | 第86页 |
| ·测量指标及方法 | 第86-8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87-91页 |
| ·无患子果实生长发育动态 | 第87-88页 |
| ·无患子果实生长发育模型 | 第88-89页 |
| ·无患子果皮及种仁内含物含量动态 | 第89-91页 |
| ·小结 | 第91-92页 |
| 第八章 无患子生理落花落果机理及营养调控策略 | 第92-100页 |
|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92-95页 |
| ·落果机理研究材料及方法 | 第92-93页 |
| ·落果营养调控策略研究材料及方法 | 第93-94页 |
| ·内源激素与营养元素测定 | 第94-9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95-99页 |
| ·不同时期无患子落花落果特征 | 第95-96页 |
| ·不同时期无患子落花落果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 第96-97页 |
| ·不同时期无患子落果矿质元素的含量 | 第97-98页 |
| ·营养调控对无患子果序结果量的影响 | 第98-99页 |
| ·小结 | 第99-100页 |
| 第九章 讨论与结论 | 第100-112页 |
| ·讨论与结论 | 第100-110页 |
| ·无患子繁育系统特征 | 第100-101页 |
| ·无患子花及花序 | 第100页 |
| ·无患子果及果序 | 第100-101页 |
| ·无患子开花物候 | 第101-102页 |
| ·无患子不同产地群体种实表型变异 | 第102-103页 |
| ·无患子不同产地群体遗传多样性 | 第103-106页 |
| ·无患子果用优树选择策略 | 第106-107页 |
| ·无患子果实发育节律 | 第107-108页 |
| ·无患子生理落果机制 | 第108-110页 |
| ·无患子落果的营养调控策略 | 第110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110-111页 |
| ·展望 | 第111-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30页 |
|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 第130-133页 |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