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网络中“最美”现象的传播效果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绪论第7-14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第7-8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8-10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相关理论第10-14页
  一、 研究方法第10-11页
  二、 相关理论第11-14页
第一章 “最美”现象概述第14-24页
 第一节 “最美”现象的定义第14页
 第二节 网络中“最美”现象的发展过程第14-17页
  一、 “最美”现象的起点事件:平民英雄壮举获网民认同第14-15页
  二、 网络刮起“最美”风:正能量的广泛传播第15-16页
  三、 弄虚作假的“最美”第16-17页
 第三节 “最美”人物的类型特点第17-21页
  一、 以不同职业分类的“最美”第17-18页
  二、 以不同人群分类的“最美”第18-19页
  三、 来自不同传者的“最美”第19-21页
 第四节 网络“最美”现象兴起的原因浅析第21-24页
  一、 网络提供必要平台第21页
  二、 社会文化环境对道德的渴望第21页
  三、 “草根英雄”:“最美”人物与受众的共通性第21-22页
  四、 大众的全程参与第22-24页
第二章 “最美”现象的网络传播特点第24-32页
 第一节 多元化的传播形式第24-27页
 第二节 传播内容:自由、追踪、深入第27-32页
  一、 双刃剑:言论自由强化,言论责任弱化第27-29页
  二、 事件追踪性强第29-30页
  三、 更多的深入性探讨第30-32页
第三章 “最美”现象在网络中的传播效果分析第32-40页
 第一节 认同式阅读第32-34页
  一、 认同式阅读在网络“最美”现象传播效果中的体现第32-33页
  二、 剖析部分“最美”现象被认同式阅读的原因第33-34页
 第二节 抵抗式阅读第34-38页
  一、 抵抗式阅读在网络“最美”现象传播效果中的体现第35-37页
  二、 剖析部分“最美”现象被抵抗式阅读的原因第37-38页
 第三节 摇摆式跟进第38-40页
  一、 摇摆式跟进在网络“最美”现象传播效果中的体现第38-40页
  二、 剖析部分“最美”现象被摇摆式跟进的原因第40页
第四章 “最美”现象在社会中的传播效果研究第40-46页
 第一节 “最美”现象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第40-41页
 第二节 “最美”现象对社会环境认知的影响第41-44页
  一、 对“最美”人物所在群体的认知第42页
  二、 对社会道德环境的认知第42-43页
  三、 对“最美”事迹发生所在地域的认知第43-44页
 第三节 “最美”现象的社会行为示范效果第44-46页
第五章 对网络中“最美”现象的反思第46-51页
 第一节 “最美”现象思维模式:树榜样传统思维的延续第46页
 第二节 网民由“审丑”向“审美”的升华第46-47页
 第三节 “最美”现象现存的问题第47-51页
  一、 缺少把关人:含金量趋低第47-48页
  二、 争论拉锯战:信息烂尾第48-49页
  三、 “最美”泛滥:受众审美疲劳第49-51页
结语第51页
致谢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4页
附录:《网络中“最美”现象的传播效果研究》调查问卷第54-58页
作者简介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影院3D环绕声技术的发展
下一篇:手机二维码使用的影响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