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网络消费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16页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第10-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1-13页
 三、 创新点第13-14页
 四、 研究方法第14页
 五、 写作思路第14-16页
第一章 网络消费文化的基本论域阐析第16-28页
 第一节 网络消费崛起的成因分析第16-18页
  一、 经济的飞速发展是网络消费兴起的前提第17页
  二、 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是网络消费发展的动因第17-18页
  三、 网络消费平台的成熟是网络消费发展的关键第18页
 第二节 网络消费文化的涵义及实质第18-20页
  一、 网络消费文化的涵义第18-19页
  二、 网络消费文化的实质第19页
  三、 与传统消费文化的联系第19-20页
 第三节 网络消费文化生成的理论透视第20-22页
  一、 从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看网络消费文化第20-21页
  二、 从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看网络消费文化第21-22页
 第四节 网络消费文化的形态第22-28页
  一、 网络购物消费第22-23页
  二、 网络娱乐消费第23-24页
  三、 网络社交消费第24-25页
  四、 网络学习消费第25-26页
  五、 网络公益消费第26-28页
第二章 网络消费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第28-40页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特征第28-31页
  一、 理性与任性并存第28-29页
  二、 时尚与个性齐飞第29-30页
  三、 便捷性和实惠性兼顾第30页
  四、 分享性和隐秘性同在第30-31页
 第二节 网络消费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积极影响第31-33页
  一、 丰富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第31页
  二、 帮助大学生调适心理情绪第31页
  三、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第31-32页
  四、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第32-33页
 第三节 网络消费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消极影响第33-36页
  一、 冲击大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第33-34页
  二、 导致大学生行为的虚幻性和随意性第34-35页
  三、 加剧大学生的网瘾症状第35-36页
 第四节 网络消费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消极影响的成因分析第36-40页
  一、 自身素质因素第36页
  二、 学校教育因素第36-37页
  三、 家庭影响因素第37页
  四、 社会环境因素第37-40页
第三章 网络消费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第40-50页
 第一节 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40-42页
  一、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充分重视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思想行为第40-41页
  二、 以教育共同体思想为基础,合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41-42页
 第二节 思想观念教育为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思想行为第42-44页
  一、 倡导积极的消费文化,抑制消极的消费观念第42页
  二、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理性的消费习惯第42-43页
  三、 加强勤俭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律节约的消费观念第43-44页
 第三节 整合教育措施和途径,引导大学生网络消费思想行为健康发展第44-50页
  一、 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开拓网络教育阵地第44-45页
  二、 针对不同消费个体需求,进行分众引导教育第45-46页
  三、 结合不同的网络消费类型,实行因事施教第46-48页
  四、 以学生社团为依托,进行示范性消费教育第48-50页
结语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致谢第56-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探究
下一篇: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