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2-16页 |
(一)国内关于婚姻习惯法的研究 | 第12-14页 |
(二)国外对婚姻习惯法的研究 | 第14-16页 |
第三节 调查区域基本情况 | 第16-19页 |
一、平塘县地理环境 | 第16-18页 |
二、平塘县布依族历史与现状 | 第18页 |
三、村镇概况 | 第18-19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2页 |
一、国家法与习惯法 | 第20-21页 |
二、习惯于习惯法 | 第21页 |
三、文化变迁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联合村布依族传统的婚姻习惯法 | 第22-36页 |
第一节 朗绍朗貌规则 | 第22-25页 |
第二节 通婚范围 | 第25-28页 |
一、族外婚和同姓同宗不婚 | 第25-26页 |
二、“八字”相冲不婚 | 第26-27页 |
三、特定婚配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婚姻的缔结 | 第28-36页 |
一、婚姻缔结方式 | 第28-30页 |
二、婚姻的缔结程序 | 第30-33页 |
三、婚后的居住方式 | 第33-34页 |
四、其他方面的婚姻习惯法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联合村布依族婚姻习惯法的当代变迁 | 第36-42页 |
第一节 联合村布依族婚姻习惯法的变迁体现 | 第36-41页 |
一 婚姻缔结方式逐渐由包办婚向自主婚转变 | 第36-41页 |
(一)、婚姻程序不断简化 | 第36-38页 |
(二)、婚姻趋于自由化 | 第38-39页 |
(三)、传统婚姻仪式与婚姻登记并存 | 第39-40页 |
(四)、通婚禁忌的强制性减弱 | 第40-41页 |
第二节 结婚年龄普遍推迟,通婚范围扩大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联合村布依族婚姻习惯法变迁的影响因素 | 第42-46页 |
第一节 经济形态变化的因素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制度变革的因素 | 第43页 |
第三节、不同文化间交流的因素 | 第43-44页 |
第四节、教育的因素 | 第44页 |
第五节、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的因素 | 第44-45页 |
第六节、“送法下乡”与“普法”教育的因素 | 第45-46页 |
第五章 联合村布依族习惯法与国家法在当代的调适 | 第46-51页 |
第一节 正确认识少数民族习惯法,摒弃法律万能的片面传统思想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在国家法的空白区,认可少数民族习惯法在一定范围的存在 | 第47-48页 |
第三节 适时变通国家法,一定程度上“让位”于少数民族习惯法 | 第48-50页 |
第四节 加强国家法的宣传力度,使与国家法相完全背离的少数民族习惯法逐渐消失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