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4页 |
| 引言 | 第14-21页 |
| 1 国外对石磺科贝类的研究工作 | 第14-15页 |
| 2 国内对石磺科贝类的研究工作 | 第15-16页 |
| 3 石磺科贝类繁殖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 第16-18页 |
| 4 本实验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18-21页 |
| 第一章 平疣桑椹石磺生殖系统结构及精子运输途径研究 | 第21-34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1-22页 |
| ·实验材料的采集与暂养 | 第21页 |
| ·生殖系统结构及自体精子存储位置研究 | 第21-22页 |
| ·精子运输途径及异体精子存储位置研究 | 第22页 |
| 2 结果 | 第22-31页 |
| ·平疣桑椹石磺生殖系统的组成 | 第22-25页 |
| ·雌雄同体生殖部分 | 第22-24页 |
| ·雄性生殖部分 | 第24-25页 |
| ·精子存储位置研究 | 第25-29页 |
| ·精子运输途径研究 | 第29-31页 |
| 3 讨论 | 第31-34页 |
| ·平疣桑椹石磺生殖系统与瘤背石磺生殖系统的差异 | 第31页 |
| ·雌雄生殖细胞发育场所 | 第31-32页 |
| ·自体精子存储位置 | 第32页 |
| ·交配过程中精子的运输途径 | 第32-34页 |
| 第二章 平疣桑椹石磺精子超微结构 | 第34-43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4-35页 |
|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 ·光镜标本制作 | 第34-35页 |
| ·透射电镜标本制作 | 第35页 |
| 2 结果 | 第35-39页 |
| ·光镜的观察 | 第35-36页 |
| ·透射电镜的观察 | 第36-39页 |
| ·头部 | 第36页 |
| ·中段 | 第36-37页 |
| ·末段 | 第37-39页 |
| 3 讨论 | 第39-43页 |
| ·腹足纲贝类精子超微结构的比较及其在物种鉴别和生殖进化方面的意义 | 第39-41页 |
| ·同科不同种贝类精子结构差异比较 | 第41-43页 |
| 第三章 两种石磺胚胎发育比较 | 第43-5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 ·实验样本采集与暂养 | 第43-44页 |
|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 ·受精卵的培养 | 第44-45页 |
| ·观察与测量 | 第45页 |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5页 |
| 2 实验结果 | 第45-52页 |
| ·产卵时间及受精卵形态 | 第45-47页 |
| ·发育各期所需时间及胚胎大小 | 第47-52页 |
| ·受精卵 | 第47页 |
| ·卵裂期 | 第47页 |
| ·囊胚期 | 第47-48页 |
| ·原肠期 | 第48页 |
| ·膜内担轮幼虫期 | 第48页 |
| ·膜内面盘幼虫 | 第48页 |
| ·孵化期 | 第48-52页 |
| 3 讨论 | 第52-54页 |
| ·不同种石磺受精卵差异 | 第52页 |
| ·不同种石磺胚胎孵化所需时间差异 | 第52页 |
| ·石磺幼虫变态机制研究意义 | 第52-54页 |
| 结论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附录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