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地方城市经济论文

推动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导论第8-14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页
     ·研究背景第8页
     ·研究意义第8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及创新第8-14页
     ·研究内容第8-13页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3-14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第14-19页
   ·基础理论第14-15页
     ·城镇化理论第14页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第14-15页
   ·研究现状第15-19页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状况第15-16页
     ·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第16-18页
     ·城镇化发展的对策与战略第18-19页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水平、空间布局特征和主要问题第19-28页
   ·城镇化水平与空间布局特征第19-24页
     ·城镇化水平沿流域自上而下逐渐提高第20-22页
     ·长江经济带各区域城镇化推进的动力基础不同第22页
     ·流域上下游城镇化发展模式差异化明显第22-23页
     ·三大城市群与五核多极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第23-24页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主要问题第24-28页
     ·上海以及江苏苏南地区人口流入压力较大,资源环境超载的矛盾日益突出第24-25页
     ·武汉、重庆、成都存在城市首位度过高、人口过度向大都市集中的问题第25页
     ·大量地级城市规模偏小、吸引集聚人口能力不足第25-26页
     ·县城以及县级市集聚人口的稳定性较差、流动性比较大第26页
     ·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市民存在制度障碍、成本障碍和文化障碍第26-27页
     ·城市群作为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尚处于较低水平,城市之间尚未形成实质意义上的分工合作第27-28页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趋势及发展思路第28-40页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趋势第28-31页
     ·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第28-29页
     ·经济活动由下游向中上游逐渐推移第29-30页
     ·三大城市群成为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的重要载体第30页
     ·经济要素向沿江城市集聚的态势较为明显第30-31页
   ·基于 Logistic 模型的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未来城镇化进程预测第31-35页
     ·模型选择第31页
     ·模型预测第31-35页
   ·推动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思路第35-40页
     ·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35-36页
     ·发挥城市群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带动长江经济带健康快速发展第36-37页
     ·积极促进城市群之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第37页
     ·增强城市产业支撑,促进产城融合第37-38页
     ·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新型城市第38页
     ·通过三大城市群辐射带动三大经济区第38-40页
第五章 引领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和发展目标第40-46页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点任务第40-41页
     ·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生存技能和经济实力第40页
     ·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第40-41页
     ·在指导意见中明确差异化的引导政策第41页
   ·促进城市群发展的重点任务第41-43页
     ·积极推动城市群内部的一体化发展第41-42页
     ·开展城市群规划试点第42页
     ·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群中合理分布第42-43页
   ·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点任务第43-44页
     ·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第43页
     ·深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改革第43页
     ·提高区域性中心城市品位第43-44页
   ·三大经济区构建的重点任务第44页
     ·进行经济区发展规划试点第44页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第44页
   ·引领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第44-46页
     ·城镇化水平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第44页
     ·上中下游城镇化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第44-45页
     ·城镇体系逐步完善第45-46页
第六章 推进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建议第46-49页
   ·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实现城市群内部一体化发展第46页
   ·妥善处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土地问题第46-47页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和获取合理的报酬第47页
   ·创新土地管理、财政管理的体制机制,破解城镇化过程中“人、地、钱”的矛盾第47页
   ·有重点、有选择地培育新的增长极第47页
   ·支持建制镇发挥农村地区服务中心的作用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个人简历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都城市营销研究
下一篇:天府新区建设对四川省产业布局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