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5-32页 |
第一节 山梨糖脱氢酶的研究意义 | 第15-20页 |
·VC化学合成法 | 第15页 |
·两步发酵法生物合成VC途径 | 第15-17页 |
·葡萄糖一步发酵生物合成VC | 第17-18页 |
·山梨醇一步发酵法生物合成VC | 第18-19页 |
·山梨糖脱氢酶的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山梨糖脱氢酶SDH的介绍 | 第20-24页 |
·山梨糖脱氢酶在细胞中的定位 | 第20-21页 |
·山梨糖脱氢酶催化的反应 | 第21-22页 |
·山梨糖脱氢酶催化机理的研究 | 第22-24页 |
第三节 山梨糖脱氢酶SDH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24-30页 |
·甲醇脱氢酶的结构与催化机理研究 | 第24-26页 |
·葡糖糖脱氢酶的结构与催化机理研究 | 第26-27页 |
·乙醇脱氢酶的结构与催化机理研究 | 第27-29页 |
·氨基脱氢酶的结构 | 第29-30页 |
第四节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30-3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2-58页 |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2-39页 |
·实验所用菌株 | 第32页 |
·表达载体及实验中构建的质粒 | 第32-34页 |
·试剂、工具酶及耗材 | 第34-35页 |
·仪器及设备 | 第35-36页 |
·溶液与配制方法 | 第36-39页 |
第二节 实验原理和方法 | 第39-58页 |
·基因克隆 | 第39-43页 |
·重组蛋白表达系统 | 第43-45页 |
·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第45-46页 |
·蛋白质结晶 | 第46-50页 |
·数据收集和处理 | 第50-51页 |
·相位的确定 | 第51-52页 |
·同源建模 | 第52-54页 |
·等温滴定微量实验 | 第54页 |
·分析型超速离心实验(AUC) | 第54-55页 |
·山梨糖脱氢酶SDH酶活测定 | 第55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第55-56页 |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第56页 |
·NRS/ER硒代甲硫氨酸替代蛋白样品的制备 | 第56-58页 |
第三章 山梨糖脱氢酶晶体学研究 | 第58-70页 |
第一节 山梨糖脱氢酶的表达与纯化 | 第58-61页 |
·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58页 |
·山梨糖脱氢酶表达 | 第58-59页 |
·山梨糖脱氢酶的纯化 | 第59-61页 |
第二节 山梨糖脱氢酶的结晶条件初筛和优化 | 第61-64页 |
·山梨糖脱氢酶结晶条件的筛选 | 第61-62页 |
·山梨糖脱氢酶晶体的优化 | 第62-64页 |
·山梨糖脱氢酶与其电子受体细胞色素C551复合物结晶的尝试 | 第64页 |
第三节 衍射数据的收集处理与结构的解析 | 第64-70页 |
·衍射数据的收集 | 第64-66页 |
·山梨糖脱氢酶晶体位相的确定 | 第66-67页 |
·山梨糖脱氢酶结构的修正 | 第67-70页 |
第四章 山梨糖脱氢酶结构与功能研究 | 第70-87页 |
第一节 山梨糖脱氢酶整体结构的分析 | 第70-76页 |
·山梨糖脱氢酶整体结构 | 第70-71页 |
·辅酶PQQ与山梨糖脱氢酶的结合 | 第71-72页 |
·山梨糖脱氢酶是一个同源二聚体 | 第72-73页 |
·超速离心实验分析山梨糖脱氢酶二聚体 | 第73-75页 |
·色氨酸对接序模序 | 第75-76页 |
第二节 山梨糖脱氢酶与其同源蛋白结构的比较 | 第76-82页 |
·SDH结构与其它醌酶结构的比较 | 第76-80页 |
·PQQ结合位点环境的比对 | 第80-82页 |
第三节 山梨糖脱氢酶活性分析 | 第82-87页 |
·山梨糖脱氢酶酶活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82页 |
·DCIP溶液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82-83页 |
·测活方法的线性考察 | 第83页 |
·金属离子对山梨糖脱氢酶的影响 | 第83-84页 |
·山梨糖脱氢酶活性位点的确定 | 第84-85页 |
·山梨糖脱氢酶的生理电子受体 | 第85-87页 |
第五章 鼠李糖合成酶研究背景 | 第87-102页 |
第一节 鼠李糖合成酶NRS/ER的介绍 | 第87-90页 |
·鼠李糖的生物学意义 | 第87-88页 |
·鼠李糖合成酶NRS/ER的分布和系统发育 | 第88-89页 |
·鼠李糖合成酶NRS/ER催化的反应 | 第89-90页 |
第二节 生物合成鼠李糖相关蛋白研究 | 第90-96页 |
·细菌中鼠李糖的生物合成研究 | 第90-95页 |
·植物中鼠李糖的生物合成研究 | 第95页 |
·真菌中鼠李糖的生物合成研究 | 第95-96页 |
第三节 3,5异构4酮基还原酶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96-100页 |
·果糖合成酶的结构与催化机理研究 | 第96-98页 |
·甘露糖合成酶的结构与催化机理研究 | 第98-100页 |
第四节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00-102页 |
第六章 鼠李糖合成酶NRS/ER晶体学研究 | 第102-115页 |
第一节 鼠李糖合成酶NRS/ER的表达与纯化 | 第102-106页 |
·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102-103页 |
·鼠李糖合成酶的表达 | 第103页 |
·鼠李糖合成酶的纯化 | 第103-106页 |
第二节 鼠李糖合成酶结晶条件的初筛和优化 | 第106-109页 |
·鼠李糖合成酶结晶条件的筛选 | 第106-107页 |
·鼠李糖合成酶晶体的优化 | 第107-109页 |
第三节 衍射数据的收集处理与结构的解析 | 第109-115页 |
·衍射数据的收集 | 第109-111页 |
·鼠李糖合成酶晶体位相的确定 | 第111-112页 |
·鼠李糖合成酶结构的修正 | 第112-115页 |
第七章 鼠李糖合成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 第115-126页 |
第一节 鼠李糖合成酶整体结构的分析 | 第115-120页 |
·鼠李糖合成酶整体结构 | 第115-116页 |
·鼠李糖合成酶是一个同源二聚体 | 第116-118页 |
·Zn离子在鼠李糖合成酶NRS/ER二聚体中的作用 | 第118-120页 |
第二节 鼠李糖合成酶与其它SDR酶结构的比较 | 第120-126页 |
·NRS/ER蛋白与Rm1D、GFS、GME蛋白整体结构的比较 | 第121-122页 |
·NRS/ER蛋白对NADPH的结合力强于NADH | 第122-123页 |
·NRS/ER对dTDP的结合力强于UDP | 第123-126页 |
第八章 结果与讨论 | 第126-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
个人简历 | 第13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