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 ·风电并网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 第11-13页 |
| ·目前常用的风力发电机组 | 第11-12页 |
| ·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风电并网逆变系统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三相并网系统网侧逆变器建模与控制策略 | 第15-22页 |
| ·三相电压逆变器的数学模型 | 第15-18页 |
| ·三相电压逆变器在三相静止坐标系(a,b,c)中的数学模型 | 第15-17页 |
| ·同步旋转坐标系数学模型 | 第17-18页 |
| ·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 第18-21页 |
| ·电流环控制策略 | 第18-20页 |
| ·电压环控制策略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锁相环的控制策略 | 第22-32页 |
| ·概述 | 第22页 |
| ·基于单同步坐标系的软件锁相环(SSRF-SPLL) | 第22-24页 |
| ·基于双同步坐标系的解耦软件锁相环(DDSRF-SPLL) | 第24-30页 |
| ·基本原理 | 第24-27页 |
| ·解耦锁相环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27-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三相电网电压不平衡时的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 | 第32-52页 |
| ·电网电压不平衡概述 | 第32-34页 |
| ·电网电压不平衡时的逆变器数学模型 | 第34-40页 |
| ·对称分量法分析 | 第34-37页 |
| ·电网电压不平衡时的电压正、负序分量描述 | 第37页 |
| ·变流器交流侧电流与直流侧电压的相互影响 | 第37-38页 |
| ·基于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38-39页 |
| ·基于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39-40页 |
| ·系统控制目标的建立 | 第40-43页 |
| ·三相电网电压不平衡时交流侧功率分析 | 第40-41页 |
| ·三相电网电压不平衡时系统控制目标的分析 | 第41-43页 |
| ·电网电压不平衡时的控制策略 | 第43-46页 |
| ·抑制负序电流的控制策略 | 第43-44页 |
| ·抑制直流侧电压波动的控制策略 | 第44-46页 |
| ·变结构系统控制 | 第46-49页 |
| ·基于趋近律的变结构控制简介 | 第46-47页 |
| ·并网逆变器基于指数趋近律变结构电流控制算法 | 第47-49页 |
| ·电压电流正负序分量的提取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参数设计 | 第52-61页 |
| ·控制器设计 | 第52-55页 |
| ·电流内环 PI 控制器设计 | 第52-54页 |
| ·电压外环 PI 控制器设计 | 第54-55页 |
| ·并网逆变器主电路参数的设计 | 第55-60页 |
| ·并网逆变器交流侧电感设计 | 第56-58页 |
| ·并网逆变器直流侧电容设计 | 第58-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六章 三相电压型并网逆变器仿真结果 | 第61-77页 |
| ·仿真环境 | 第61-65页 |
| ·SVPWM 空间矢量调制基本原理 | 第61-64页 |
| ·并网逆变器仿真模型搭建及参数选择 | 第64-65页 |
| ·三相电网电压平衡时的控制策略仿真 | 第65-67页 |
| ·锁相环控制策略仿真 | 第67-70页 |
| ·SSRF-SPLL 锁相环的仿真 | 第67-69页 |
| ·DDSRF-SPLL 锁相环的仿真 | 第69-70页 |
| ·电网电压不平衡时的控制策略仿真 | 第70-76页 |
| ·抑制交流侧负序电流算法的仿真 | 第70-72页 |
| ·双电流控制算法的仿真 | 第72-74页 |
| ·采用变结构电流环的控制策略 | 第74-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结论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2页 |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