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和而不同—中西园林景观设计思想的解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0页
   ·研究的背景第8-9页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研究的内容第10页
   ·研究的概念释义第10-14页
     ·关于“比较研究”第11-12页
     ·关于“和而不同”第12-14页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4-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论文结构第18-20页
第二章 :从中西传统园林的发展看“和而不同”第20-58页
   ·混沌初开——中西传统园林从自然中走来第20-24页
   ·同源异流——中西传统园林的艺术裂变第24-33页
   ·交相辉映——中西传统园林的辉煌成就第33-48页
   ·东西激荡——中西传统园林的交会与碰撞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8页
第三章 :中西传统园林设计思想的“和”与“不同”第58-104页
   ·天、地、人——中西传统园林设计思想的解析第58-71页
     ·自然环境与自然观第59-61页
     ·社会历史环境与伦理思想第61-64页
     ·人文意识与审美文化第64-71页
   ·中西传统园林设计思想之“和”第71-88页
     ·场地设计之“和”第72-80页
     ·地域文化之“和”第80-85页
     ·人文主义之“和”第85-88页
   ·中西传统园林设计思想之“不同”第88-103页
     ·审美意境“不同”第88-91页
     ·造园形式“不同”第91-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四章 :从西方现代景观的发展看“同而不和”第104-122页
   ·西方现代景观的发展概述第104-111页
     ·现代景观设计系统观的形成第105-106页
     ·二战前后的现代主义与景观设计思潮第106-107页
     ·上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的生态主义与大地景观第107-108页
     ·现代主义之后的多元共生格局第108-111页
   ·西方现代景观的迷失第111-120页
     ·“现代”与“传统”的对立第112-113页
     ·“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冲突第113-114页
     ·工业化、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矛盾第114-117页
     ·“刻板冷漠”与“人情味”的相离第117页
     ·“本质”与“主义”之争第117-120页
   ·本章小结第120-122页
第五章 :西方现代景观对中国景观设计的影响第122-146页
   ·西方现代景观在中国的传播第122-127页
     ·被动接受阶段第123-124页
     ·空窗期阶段第124-125页
     ·主动学习阶段第125-126页
     ·批判性吸收融合阶段第126-127页
   ·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迷失第127-133页
     ·“西方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第127-128页
     ·西方审美意识对中国审美意识的影响第128-130页
     ·“工业化、城镇化”与“桃花源”的矛盾第130-132页
     ·“冷漠”与“乡情”的抉择第132-133页
   ·中西现代景观的“同”与“不和”第133-143页
     ·中西现代景观之“趋同”第133-141页
     ·中西现代景观之“不和”第141-143页
   ·本章小结第143-146页
第六章 :结语——重归“和而不同”的景观设计之路第146-152页
   ·中国园林景观的复兴第146-147页
   ·西方现代景观的回归第147-148页
   ·对“和而不同”的再思考第148-150页
   ·结论和创新点第150-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58页
图片目录第158-161页
表目录第161-162页
主要研究成果第162-164页
后记第164-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OE的休闲性市民广场消极空间改善策略研究--以南京为例
下一篇:建筑表皮:建构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