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0-14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4-35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理论意义 | 第15-16页 |
·现实意义 | 第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6-19页 |
·饲料加工业的重要性 | 第16-17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的低效率 | 第17-18页 |
·产业集中度低与新古典成本收益模型的逻辑矛盾 | 第18-19页 |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第19-29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相关文献述评 | 第21-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31-33页 |
·研究目的 | 第31页 |
·研究方法 | 第31-33页 |
·研究思路 | 第33页 |
·研究创新 | 第33-35页 |
第二章 中国饲料加工业发展现状的一般分析 | 第35-54页 |
·中国饲料工业的发展历程 | 第35-38页 |
·饲料工业初始阶段 | 第35-36页 |
·饲料工业成长阶段 | 第36-37页 |
·饲料工业整合阶段 | 第37-38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的发展环境 | 第38-46页 |
·宏观环境分析 | 第38-41页 |
·饲料加工业的配套行业 | 第41-42页 |
·饲料加工业的上下游环境分析 | 第42-46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的发展现状 | 第46-54页 |
·饲料产量稳步增长,企业数量居高不下 | 第46-48页 |
·各品种饲料产量增加,比例结构日趋合理 | 第48-49页 |
·饲料种类比例变化,科技含量逐步提高 | 第49-51页 |
·从业人员结构优化,科技贡献率提高 | 第51-52页 |
·饲料加工产能过剩,行业利润率较低 | 第52-54页 |
第三章 中国饲料加工业的集中程度与市场结构类型 | 第54-79页 |
·市场集中度及其衡量方法 | 第54-59页 |
·市场集中度 | 第54-55页 |
·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方法 | 第55-59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 第59-65页 |
·全国饲料加工业市场集中度的衡量 | 第59-62页 |
·各省饲料加工业市场集中度的衡量 | 第62-65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的市场结构类型分析 | 第65-71页 |
·市场结构理论概述 | 第65-66页 |
·市场结构的分类标准 | 第66-68页 |
·全国饲料加工业市场结构的判定 | 第68-69页 |
·各省区市饲料加工业市场结构的判定 | 第69-71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区域结构性分析 | 第71-75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区域结构性的成因 | 第71-72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区域结构的划分及相互关系 | 第72-74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区域结构性与产业组织研究 | 第74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区域结构性的案例分析 | 第74-75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集中度与行业利润率的关系分析 | 第75-79页 |
·集中度与利润率关系的描述性分析 | 第75-77页 |
·我国饲料加工业集中度与利润率关系分析 | 第77-79页 |
第四章 中国饲料加工业区域性分散市场中交易的微观逻辑 | 第79-98页 |
·产业集中度低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矛盾 | 第79-80页 |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 第79-80页 |
·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发展 | 第80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的制度环境 | 第80-85页 |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 第81页 |
·相关行业制度 | 第81-83页 |
·企业内部治理机制 | 第83-84页 |
·小结 | 第84-85页 |
·制度环境下饲料产品交易的利益集团理论分析 | 第85-89页 |
·利益集团与集体行动 | 第85页 |
·小农户的集体行动困境 | 第85-86页 |
·小农户参与集体行动的博弈分析 | 第86-89页 |
·小结 | 第89页 |
·制度环境下饲料市场的契约理论分析 | 第89-93页 |
·小规模农户的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动机 | 第90-91页 |
·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与非对称信息 | 第91-92页 |
·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契约实施机制 | 第92-93页 |
·制度环境下饲料市场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 第93-98页 |
·交易费用理论的适应性分析 | 第93-94页 |
·制度环境下的饲料技术特性及产业特性 | 第94-95页 |
·制度环境下的交易特性对成本收益模型的影响 | 第95-97页 |
·小结 | 第97-98页 |
第五章 中国饲料加工业区域性分散市场结构的成因分析 | 第98-125页 |
·饲料技术特性与制度环境下的市场经营特征 | 第98-105页 |
·饲料产品的技术特性 | 第99-100页 |
·中国饲料加工企业的经营特征 | 第100-105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的产品差别化 | 第105-110页 |
·产品差别化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的产品差别化分析 | 第106-110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的规模经济性 | 第110-112页 |
·规模经济性 | 第110-111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的规模经济性分析 | 第111-112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的市场进出壁垒 | 第112-118页 |
·进入壁垒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退出壁垒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第113-114页 |
·市场进出壁垒的度量方法 | 第114-115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的进入壁垒分析 | 第115-117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的退出壁垒分析 | 第117-118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的市场容量及增长情况 | 第118-121页 |
·市场容量与产品生命周期 | 第118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市场容量增长情况 | 第118-120页 |
·市场容量增长的规模结构分析 | 第120-121页 |
·制度环境对产业组织理论的修正及现实解释 | 第121-124页 |
·制度环境对产品差别化的影响 | 第121-122页 |
·制度环境对规模经济性的影响 | 第122-123页 |
·制度环境对进出壁垒的影响 | 第123页 |
·制度环境对市场容量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六章 制度环境下的中国饲料加工企业市场行为实证分析 | 第125-159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市场势力的判定 | 第125-137页 |
·市场势力与测定方法 | 第126页 |
·判定方法的选择 | 第126-130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市场势力的实证分析 | 第130-137页 |
·结论与意义 | 第137页 |
·企业市场行为概述 | 第137-138页 |
·企业市场行为理论 | 第137页 |
·饲料加工企业市场行为与制度环境的关系 | 第137-138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企业的价格行为 | 第138-145页 |
·成本加成定价行为 | 第139-140页 |
·驱逐对手定价行为 | 第140页 |
·限制性定价行为 | 第140-144页 |
·价格歧视行为 | 第144-145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企业的非价格行为 | 第145-159页 |
·广告行为 | 第145-147页 |
·产品差别化行为 | 第147-149页 |
·一体化行为 | 第149-159页 |
第七章 中国饲料加工业产业组织绩效与效率分析 | 第159-185页 |
·产业组织绩效的含义界定 | 第159-168页 |
·绩效与市场绩效 | 第159-160页 |
·绩效评价指标综述 | 第160-167页 |
·市场绩效评价指标和方法的选择 | 第167-168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产业组织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168-172页 |
·因子分析方法简介 | 第168-170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产业组织绩效的因子分析 | 第170-172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的生产率增长与效率 | 第172-185页 |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 | 第172-174页 |
·数据包络分析原理及模型介绍 | 第174-177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 DEA 评价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177-178页 |
·中国饲料加工企业的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 | 第178-185页 |
第八章 中国饲料加工业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的综合分析 | 第185-199页 |
·产业获利能力来源的两个假说 | 第185-188页 |
·市场力量假说 | 第186-187页 |
·效率结构假说 | 第187页 |
·两个假说的比较分析 | 第187-188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两个假说的实证分析 | 第188-194页 |
·检验模型的发展 | 第188-189页 |
·模型设置与变量选择 | 第189-191页 |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191-194页 |
·中国饲料加工业生产率和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94-199页 |
·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设 | 第194-197页 |
·变量选取与回归模型设置 | 第197页 |
·实证结果 | 第197-199页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99-204页 |
·研究结论 | 第199-201页 |
·政策建议 | 第201-204页 |
参考文献 | 第204-212页 |
致谢 | 第212-213页 |
作者简介 | 第213-214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2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