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机扭振建模及预测算法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7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轧机扭振的基本形式和特征 | 第13-14页 |
·轧机扭振建模和预测算法的研究进展 | 第14-25页 |
·轧机扭振建模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轧机扭振预测算法的研究进展 | 第17-25页 |
·课题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轧机扭振分析的建模研究 | 第27-46页 |
·引言 | 第27页 |
·轧机扭振分析的拓扑建模思想 | 第27-28页 |
·轧机扭振分析的拓扑网络模型 | 第28-39页 |
·基于拓扑网络的轧机扭振单支模型 | 第28-31页 |
·基于拓扑网络的轧机扭振分支模型 | 第31-33页 |
·基于拓扑网络的轧机扭振实例验证 | 第33-36页 |
·基于拓扑网络的轧机扭振时域仿真 | 第36-39页 |
·基于拓扑网络的轧机扭振灵敏度研究 | 第39-45页 |
·轧机扭振系统灵敏度的研究 | 第40-41页 |
·轧机扭振局部灵敏度的研究 | 第41-42页 |
·轧机扭振单一轴段局部灵敏度分析 | 第42-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3章 轧机扭振动态响应求解 | 第46-66页 |
·引言 | 第46页 |
·轧机扭振拓扑网络的矩阵形式 | 第46-65页 |
·不同边界条件的动态响应 | 第48-50页 |
·典型工程载荷作用的动态响应 | 第50-62页 |
·考虑间隙作用的动态响应求解 | 第62-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4章 轧机扭振稳定性的研究 | 第66-90页 |
·引言 | 第66页 |
·轧机扭振的非线性特性研究 | 第66-67页 |
·轧机扭振的稳定性研究 | 第67-71页 |
·轧机扭振的有界性 | 第67-69页 |
·轧机扭振的Lyapunov 稳定性 | 第69-71页 |
·轧机扭振周期系统运动稳定性的研究 | 第71-73页 |
·轧机扭振结构稳定性的研究 | 第73-77页 |
·轧机扭振结构稳定性的平衡位置分析 | 第73-76页 |
·轧机扭振结构稳定性的稳定域估计 | 第76-77页 |
·轧机扭振瞬态工况和稳态工况的稳定性研究 | 第77-81页 |
·瞬态咬入过程的稳定性研究 | 第79-80页 |
·稳态轧制过程的稳定性研究 | 第80-81页 |
·阶跃加载过程的稳定性研究 | 第81页 |
·轧机扭振稳定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 第81-89页 |
·轧机扭振稳定的必要条件 | 第83-87页 |
·轧机扭振稳定的充分条件 | 第87-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5章 轧机扭振预测算法的研究 | 第90-117页 |
·引言 | 第90页 |
·轧机扭振拓扑网络模型的预测思想 | 第90-92页 |
·轧机扭振的局部预测算法 | 第92-114页 |
·基于单一轴段的轧机扭振预测算法的研究 | 第92-100页 |
·基于转速波动级数解耦的轧机扭振预测算法的研究 | 第100-108页 |
·基于模式平面特征量提取的轧机扭振预测算法的研究 | 第108-114页 |
·轧机扭振的系统预测算法 | 第114-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6章 实验研究 | 第117-131页 |
·引言 | 第117页 |
·实验装置和传感测量系统 | 第117-120页 |
·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 | 第120-126页 |
·实验分析和算法验证 | 第126-130页 |
·本章小结 | 第130-131页 |
结论 | 第131-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46-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
作者简介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