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目标及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7-24页 |
·国有煤炭企业及其发展沿革 | 第17-18页 |
·国有煤炭企业概念 | 第17页 |
·国有煤炭企业发展历史沿革 | 第17-18页 |
·经济发展方式 | 第18-20页 |
·经济发展方式概念 | 第18-19页 |
·煤炭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第19-20页 |
·煤炭企业运行机制 | 第20-21页 |
·运行机制 | 第20页 |
·煤炭企业运行机制 | 第20-21页 |
·产业政策 | 第21-24页 |
·产业政策定义 | 第21页 |
·产业政策内容 | 第21-22页 |
·产业政策作用机制 | 第22页 |
·产业政策的实施方式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国有煤炭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机制研究 | 第24-37页 |
·国有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现状和问题 | 第24-25页 |
·国有煤炭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 | 第25-28页 |
·国有煤炭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要性分析 | 第25-27页 |
·国有煤炭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分析 | 第27-28页 |
·国有煤炭企业未来产业环境 | 第28-30页 |
·政府行为 | 第28-29页 |
·相关产业发展 | 第29页 |
·市场需求 | 第29-30页 |
·产业布局 | 第30页 |
·国有煤炭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运行机制的构建 | 第30-37页 |
·转变战略发展机制 | 第31-32页 |
·转变经营运行机制 | 第32-33页 |
·转变创新驱动机制 | 第33-34页 |
·转变碳排放生产机制 | 第34-35页 |
·转变社会责任承担机制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国有煤炭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控政策研究 | 第37-50页 |
·煤炭产业政策取向:沿革与前瞻 | 第37-38页 |
·产业发展政策 | 第38-41页 |
·产权现代化政策 | 第38-39页 |
·集团化政策 | 第39-40页 |
·多元化政策 | 第40页 |
·效益化政策 | 第40-41页 |
·全球化政策 | 第41页 |
·运行调控政策 | 第41-42页 |
·加强煤炭资源开发规划和管理政策 | 第41页 |
·调整和优化煤炭生产结构政策 | 第41-42页 |
·提升煤炭科技创新能力和装备技术水平政策 | 第42页 |
·强化煤矿安全生产保障政策 | 第42页 |
·创新驱动政策 | 第42-43页 |
·提高能源转换率政策 | 第42页 |
·煤炭生产过程附加产物的处理与利用政策 | 第42页 |
·煤层气开发政策 | 第42-43页 |
·低碳激励政策 | 第43-46页 |
·循环经济政策 | 第43-44页 |
·生态环境政策 | 第44-46页 |
·责任承担政策 | 第46-50页 |
·安全生产及其补偿政策 | 第47页 |
·服务社区政策 | 第47-48页 |
·慈善政策 | 第48-49页 |
·社会责任承担的政府监管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研究小结 | 第50-51页 |
·研究不足 | 第51页 |
·研究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