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文中缩写词 | 第11-16页 |
前言 | 第16-1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9-36页 |
·海洋环境中多环芳烃和脂肪烃的研究现状 | 第19-33页 |
·多环芳烃 | 第19-30页 |
·多环芳烃简介 | 第19-22页 |
·环境中 PAHs 的来源 | 第22-23页 |
·海洋沉积物中 PAHs 的研究状况 | 第23-30页 |
·沉积物中 PAHs 的提取方法及污染状况 | 第23-26页 |
·多环芳烃来源解析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多环芳烃环境风险评价 | 第28-30页 |
·脂肪烃 | 第30-33页 |
·正构烷烃的指示意义 | 第31页 |
·类异戊二烯的指示意义 | 第31-32页 |
·复杂混合物 UCM 的指示意义 | 第32-33页 |
·海洋环境中多环芳烃和脂肪烃的研究新趋势 | 第33-34页 |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34-36页 |
·研究意义 | 第34-3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采样和分析方法 | 第36-48页 |
·黄、东海地形地貌特征 | 第36-37页 |
·黄海陆架 | 第36-37页 |
·东海陆架 | 第37页 |
·黄、东海水文特征 | 第37-40页 |
·黄、东海水温特征 | 第37-38页 |
·黄、东海水团 | 第38-39页 |
·黄、东海环流 | 第39-40页 |
·沿岸径流特征 | 第40页 |
·沉积物来源及沉积环境 | 第40-42页 |
·站位布设与样品采集 | 第42-43页 |
·沉积物样品分析 | 第43-48页 |
·标准与主要试剂药品 | 第43-45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5页 |
·样品前处理 | 第45-46页 |
·仪器分析 | 第46-47页 |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 第47页 |
·沉积物 TOC、TN 测定 | 第47-48页 |
第三章 南黄海、东海表层沉积物中脂肪烃的分布特征及指示意义 | 第48-78页 |
·引言 | 第48页 |
·沉积物 TOC 和 TN | 第48-50页 |
·C/N 比值及指示意义 | 第50-52页 |
·脂肪烃的分布特征及指示意义 | 第52-67页 |
·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 第53-56页 |
·正构烷烃组成特征 | 第56-58页 |
·特征参数及指示意义 | 第58-67页 |
·统计学方法探究正构烷烃来源 | 第67-76页 |
·聚类分析 | 第67-70页 |
·因子分析 | 第70-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四章 南黄海、东海表层沉积物中 PAHS 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 第78-109页 |
·引言 | 第78-79页 |
·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 第79-93页 |
·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 | 第79-81页 |
·不同地区沉积物中 PAHs 含量对比 | 第81-82页 |
·TPAHs 与 TOC 相关性分析 | 第82-83页 |
·PAHs 各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 第83-87页 |
·TPAHs 碳标准化 | 第87-88页 |
·PAHs 组成特征 | 第88-92页 |
·沉积物中的苝与惹烯 | 第92-93页 |
·多环芳烃来源解析 | 第93-104页 |
·分子比值法解析来源 | 第93-96页 |
·统计学方法探讨 PAHs 的来源 | 第96-104页 |
·聚类分析 | 第96-98页 |
·因子分析 | 第98-104页 |
·PAHs 传输途径 | 第104-106页 |
·PAHs 生态风险评价 | 第106-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9-112页 |
·主要结论 | 第109-111页 |
·创新点与展望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9页 |
附录 | 第129-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个人简历 | 第13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5-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