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目录 | 第11-17页 |
1 绪论 | 第17-41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7-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7-2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3-34页 |
·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综述 | 第23-28页 |
·海洋灾害测度综述 | 第28-31页 |
·海洋灾害管理综述 | 第31-34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34-3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6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36-38页 |
·研究结构安排 | 第38-41页 |
·研究边界界定 | 第38页 |
·研究逻辑框架 | 第38-41页 |
2 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41-75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41-43页 |
·海洋资源 | 第41页 |
·海洋资源开发 | 第41-42页 |
·海洋灾害 | 第42-43页 |
·海洋灾害管理 | 第43页 |
·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分布与开发情况 | 第43-57页 |
·海洋资源分类 | 第43-44页 |
·海洋资源分布的一般规律 | 第44-46页 |
·我国近海主要海洋资源分布 | 第46-54页 |
·我国近海主要海洋资源开发情况对比 | 第54-57页 |
·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的原则 | 第57-61页 |
·科学规划开发原则 | 第57-58页 |
·可持续开发原则 | 第58-59页 |
·预防保护原则 | 第59页 |
·综合利用原则 | 第59-60页 |
·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原则 | 第60-61页 |
·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相关理论 | 第61-75页 |
·自然灾害理论 | 第61-63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63-65页 |
·应急管理理论 | 第65-70页 |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理论 | 第70-72页 |
·海洋综合管理理论 | 第72-75页 |
3 我国海洋灾害类型与时空分布规律 | 第75-97页 |
·海洋灾害概述 | 第75-78页 |
·海洋灾害 | 第75-76页 |
·我国海洋环境概况 | 第76页 |
·我国近海海洋灾害分布 | 第76-78页 |
·影响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的主要灾害类型 | 第78-87页 |
·海洋气象灾害 | 第78-85页 |
·海洋生态灾害 | 第85-86页 |
·海洋地质灾害 | 第86-87页 |
·其他灾害 | 第87页 |
·我国主要海洋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 | 第87-97页 |
·我国海洋灾害特征 | 第87-89页 |
·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 | 第89-96页 |
·灾害的其他规律 | 第96-97页 |
4 海洋灾害影响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的机理分析 | 第97-119页 |
·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97-102页 |
·技术影响因素 | 第97-98页 |
·管理影响因素 | 第98-99页 |
·灾害影响因素 | 第99页 |
·生态影响因素 | 第99-100页 |
·其他影响因素 | 第100-102页 |
·海洋灾害影响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的表现 | 第102-108页 |
·海洋灾害影响正常的海洋资源开发活动 | 第102-104页 |
·海洋灾害造成巨大损失 | 第104-108页 |
·海洋灾害对海洋资源开发的特殊性影响 | 第108-119页 |
·海洋灾害的不可预测性 | 第108-109页 |
·海洋灾害的地域差异性 | 第109-110页 |
·海洋资源开发的地域差异性 | 第110-119页 |
5 海洋灾害影响近海海洋资源开发测度体系构建 | 第119-141页 |
·测度对象选择 | 第119-120页 |
·测度对象的划分 | 第119页 |
·选择依据及原则 | 第119-120页 |
·测度对象数值特征分析 | 第120-129页 |
·测度对象数据来源 | 第120-123页 |
·海洋灾害影响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等级划分 | 第123-125页 |
·生成测度样本的原则 | 第125-126页 |
·生成测度样本的方法选择 | 第126-129页 |
·海洋灾害致灾机理分析 | 第129-136页 |
·致灾因子 | 第129-130页 |
·孕灾环境 | 第130-131页 |
·承灾体 | 第131-133页 |
·区域御灾能力 | 第133-134页 |
·定性分析体系构建 | 第134-136页 |
·定量测度模型构建 | 第136-141页 |
·模型的数学来源 | 第136-137页 |
·构建模型需要考虑的因素 | 第137页 |
·模型构建 | 第137-141页 |
6 海洋灾害影响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测度 | 第141-177页 |
·实测数据收集 | 第141-143页 |
·数据资料 | 第141-142页 |
·实测数据处理 | 第142-143页 |
·海上大风致灾因子测度 | 第143-160页 |
·形成测度样本 | 第143-146页 |
·海上大风致灾因子极值测度 | 第146-156页 |
·测度结果分析 | 第156-160页 |
·灾害性海浪致灾因子测度 | 第160-170页 |
·形成测度样本 | 第160-162页 |
·灾害性海浪致灾因子极值测度 | 第162-168页 |
·测度结果分析 | 第168-170页 |
·海洋灾害影响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定性分析 | 第170-177页 |
·将定量计算结果带入指标体系计算致灾因子强度 | 第170-172页 |
·确定指标体系权重 | 第172-173页 |
·得到定性分析结果 | 第173-177页 |
7 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国际经验 | 第177-203页 |
·美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 | 第177-183页 |
·御灾管理组织 | 第177-180页 |
·御灾管理运行模式 | 第180-182页 |
·御灾管理运行模式特点 | 第182-183页 |
·英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 | 第183-188页 |
·御灾管理组织 | 第183-185页 |
·御灾管理运行模式 | 第185-186页 |
·御灾管理运行模式特点 | 第186-188页 |
·日本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 | 第188-195页 |
·御灾管理组织 | 第188-191页 |
·御灾管理运行模式 | 第191-192页 |
·御灾管理运行模式特点 | 第192-195页 |
·俄罗斯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 | 第195-199页 |
·御灾管理组织 | 第195-197页 |
·御灾管理运行模式 | 第197-198页 |
·御灾管理运行模式特点 | 第198-199页 |
·国际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199-203页 |
·发达国家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运行模式共同特点 | 第199-200页 |
·发达国家管理经验给我国的启示 | 第200-203页 |
8 保障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的御灾管理实现路径 | 第203-221页 |
·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原则 | 第203-207页 |
·区域针对性原则 | 第203-205页 |
·规划综合性原则 | 第205-206页 |
·全面参与性原则 | 第206页 |
·应对时效性原则 | 第206-207页 |
·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模式优化 | 第207-213页 |
·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模式 | 第207-210页 |
·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模式优化 | 第210-213页 |
·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御灾管理路径实现 | 第213-221页 |
·海洋灾害日常防御 | 第213-216页 |
·御灾管理事前预测预报 | 第216-217页 |
·御灾管理事中控制 | 第217-219页 |
·御灾管理事后处置 | 第219-221页 |
9 结语 | 第221-227页 |
·研究结论 | 第221-224页 |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24-225页 |
·研究展望 | 第225-2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27-239页 |
致谢 | 第239-241页 |
个人简历 | 第24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241-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