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刚性桩复合地基桩侧摩阻力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桩侧负摩阻力试验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桩侧负摩阻力理论分析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土拱效应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小主应力拱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大主应力拱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第22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均质地基土中X形单桩侧摩阻力沿桩身分布规律研究 | 第24-37页 |
·现浇X形桩设计相关参数 | 第24-25页 |
·现浇X形桩桩侧土拱效应研究 | 第25-30页 |
·现浇X形桩桩侧土拱形成机理分析 | 第25-26页 |
·桩侧土体成拱理论分析 | 第26-30页 |
·均质地基土单桩桩侧摩阻力理论计算 | 第30-36页 |
·单桩桩侧摩阻力计算模型 | 第30-33页 |
·桩身能量平衡方程 | 第33-35页 |
·桩侧土体沉降计算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多层地基土体中X形单桩侧摩阻力计算方法 | 第37-50页 |
·概述 | 第37页 |
·X形桩侧凹弧段与凸出段侧摩阻力比值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39页 |
·多层地基土体计算模型 | 第39-42页 |
·多层地基土中的X形桩侧摩阻力分布规律 | 第40-41页 |
·多层地基土中的桩身能量方程 | 第41-42页 |
·工程实例对比分析 | 第42-45页 |
·现场试验资料 | 第42-43页 |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50页 |
第四章 有限元分析在复合地基中的应用 | 第50-58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有限元分析中常用本构模型简介及应用 | 第51-55页 |
·Mohr-Coulomb本构模型 | 第51-52页 |
·Drucker-Prager本构模型 | 第52-54页 |
·Cam-Clay本构模型 | 第54-55页 |
·有限元方法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55-57页 |
·现浇X形桩有限单元法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55-56页 |
·现浇X形桩-土有限单元法模型的建立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复合地基中现浇X形单桩有限元分析 | 第58-90页 |
·引言 | 第58页 |
·现浇X形单桩复合地基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58-63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58-59页 |
·模型计算参数与单元选取 | 第59-61页 |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 第61-62页 |
·模型的验证 | 第62-63页 |
·现浇X形桩与圆形单桩复合地基对比分析 | 第63-81页 |
·褥垫层影响分析 | 第65-73页 |
·桩身模量影响分析 | 第73-77页 |
·桩端土体变形模量影响分析 | 第77-81页 |
·剑桥模型参数对单桩复合地基计算的影响 | 第81-88页 |
·泊松比υ的影响 | 第82-84页 |
·参数λ的影响 | 第84-85页 |
·参数κ的影响 | 第85-87页 |
·参数φ的影响 | 第87-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1、结论 | 第90-91页 |
2、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