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6页 |
·三七及其药用价值简介 | 第13-14页 |
·三七的人工种植 | 第14-16页 |
·三七品种选育 | 第14-15页 |
·三七种苗培育及大田栽培 | 第15页 |
·三七道地产地土壤肥力质量状况 | 第15-16页 |
·三七的连作障碍 | 第16页 |
·三七营养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三七必需营养元素及分布 | 第16-17页 |
·三七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动态和数量 | 第17-18页 |
·影响三七吸收利用养分的因素 | 第18页 |
·三七营养缺乏的症状 | 第18-19页 |
·三七的施肥效应 | 第19-23页 |
·氮肥效应 | 第20-21页 |
·磷肥效应 | 第21页 |
·钾肥效应 | 第21-22页 |
·微肥效应 | 第22页 |
·平衡施肥 | 第22-23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23-26页 |
·研究背景 | 第24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4页 |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2 三七产地地理信息采集与植株农艺性状分析 | 第26-35页 |
·引言 | 第2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调查采样时间及区域 | 第26页 |
·采样记录及样品制备方法 | 第26-27页 |
·土壤样品 | 第26-27页 |
·植株样品 | 第27页 |
·地理信息采集 | 第27页 |
·数据处理及图形制作 | 第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3页 |
·不同种植地地理信息 | 第27-29页 |
·不同三七种植地植株农艺性状概况 | 第29-30页 |
·不同三七种植地植株农艺性状相关性 | 第30-31页 |
·不同种植地三七植株农艺指标主成分分析 | 第31-33页 |
·讨论 | 第33-35页 |
3 不同三七产地土壤肥力状况评价分析 | 第35-54页 |
·引言 | 第3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样品制备与测定 | 第35-36页 |
·样品概况 | 第35-36页 |
·测定方法 | 第36页 |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 第36-37页 |
·数据处理 | 第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52页 |
·不同三七种植地土壤酸碱度状况与分析 | 第37-38页 |
·不同三七种植地土壤有机质状况及分析 | 第38-39页 |
·不同三七种植地土壤氮、磷、钾状况及分析 | 第39-42页 |
·不同三七种植地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状况及分析 | 第39-40页 |
·不同三七种植地不同形态氮素含量状况 | 第40页 |
·不同三七种植地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状况分析 | 第40-41页 |
·不同三七种植地土壤全钾、速效钾含量状况分析 | 第41-42页 |
·不同三七种植地土壤交换性钙、镁状况分析 | 第42-43页 |
·不同种植地土壤微量养分元素状况及分析 | 第43-44页 |
·三七种植地土壤养分变化状况 | 第44-46页 |
·三七种植地土壤养分垂直变化状况 | 第44-45页 |
·一、二期种植地土壤养分变化状况 | 第45-46页 |
·pH值与三七种植地根层土壤有效态养分含量的关系 | 第46-47页 |
·有机质与三七种植地根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 | 第47-48页 |
·三七种植地土壤养分间的关系 | 第48-50页 |
·根层与背景养分含量相关性 | 第48页 |
·根层土壤养分含量相关性 | 第48-50页 |
·不同三七种植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状况与分析 | 第50-52页 |
·不同三七种植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状况 | 第50-51页 |
·土壤重金属垂直变化状况 | 第51页 |
·三七种植地土壤重金属含量间相关性分析 | 第51-52页 |
·三七种植地土壤重金属与养分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52页 |
·讨论 | 第52-54页 |
4 不同产地三七植株养分状况评价与分析 | 第54-71页 |
·引言 | 第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4页 |
·样品处理与测定 | 第54页 |
·样品处理 | 第54页 |
·测定方法 | 第54页 |
·数据处理 | 第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4-69页 |
·不同三七种植地三七植株各营养元素含量与分布 | 第54-62页 |
·三七植株大量元素 | 第55-57页 |
·三七植株中量元素 | 第57-58页 |
·三七植株微量元素 | 第58-62页 |
·不同年份三七植株各部位养分元素含量差异 | 第62-63页 |
·三七种植地根层土壤与植株各部位相应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 第63-64页 |
·三七植株各部位养分元素与其它部位相应养分元素间相关性 | 第64-66页 |
·叶片与其他部位养分元素含量相关性 | 第64页 |
·茎秆与其他部位养分元素含量相关性 | 第64-65页 |
·剪口与其他部位养分元素含量相关性 | 第65页 |
·块根与其他部位养分元素含量相关性 | 第65-66页 |
·根条与其他部位养分元素含量相关性 | 第66页 |
·三七植株养分元素含量相关性 | 第66-69页 |
·叶片中养分元素含量相关性 | 第66-67页 |
·茎秆中养分元素含量相关性 | 第67页 |
·剪口中养分元素含量相关性 | 第67-68页 |
·块根中养分元素含量相关性 | 第68页 |
·根条中养分元素含量相关性 | 第68-69页 |
·讨论 | 第69-71页 |
5 不同产地三七产量比较和品质评价分析 | 第71-82页 |
·引言 | 第7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1-72页 |
·仪器、试剂与样品 | 第71页 |
·三七皂苷测定 | 第71-72页 |
·色谱条件 | 第71页 |
·混合标准品制备 | 第71-72页 |
·数据处理 | 第7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2-80页 |
·不同种植地三七生物量状况 | 第72页 |
·不同种植地三七皂苷成分含量状况 | 第72-75页 |
·三七生物量与皂苷成分含量关系 | 第75-76页 |
·海拔对三七生物量和皂苷含量的影响 | 第76-77页 |
·海拔对三七生物量的影响 | 第76页 |
·海拔对三七皂苷含量的影响 | 第76-77页 |
·土壤养分水平对三七生物量和皂苷含量的影响 | 第77-79页 |
·土壤养分水平对三七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第77-79页 |
·土壤养分水平对三七植株皂苷含量的影响 | 第79页 |
·三七植株养分元素含量对生物量和皂苷含量的影响 | 第79-80页 |
·植株养分元素含量对生物量的影响 | 第79-80页 |
·植株养分元素含量对皂苷含量的影响 | 第80页 |
·讨论 | 第80-8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2-85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研究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附录 | 第91-128页 |
致谢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