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健康品质及生物强化 | 第12-14页 |
·生育酚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生育酚的化学结构及生物代谢途径 | 第14-16页 |
·生育酚代谢相关基因功能研究 | 第16-17页 |
·生育酚代谢途径相关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 第17页 |
·花青素及原花青素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花青素及原花青素的化学结构及生物代谢途径 | 第17-19页 |
·花青素及原花青素代谢相关基因功能研究 | 第19页 |
·花青素及原花青素代谢相关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介绍 | 第20-25页 |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第20页 |
·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基因定位方法 | 第20-25页 |
·水稻RICE6K育种芯片 | 第25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5-26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36页 |
·水稻材料 | 第26-27页 |
·载体、菌株及基因 | 第27-28页 |
·水稻田间种植及试验方法 | 第28-29页 |
·微核心种质资源种植与收种 | 第28页 |
·水稻杂交 | 第28-29页 |
·水稻种子物质测量方法 | 第29-30页 |
·生育酚测量方法 | 第29-30页 |
·水稻花青素测量方法 | 第30页 |
·水稻分子操作试验方法 | 第30-33页 |
·载体构建 | 第30-31页 |
·RNA抽提、反转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第31-32页 |
·DNA的抽提 | 第32-33页 |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 第33页 |
·EMS诱变方法 | 第33-34页 |
·花青素相关突变体的鉴定 | 第34页 |
·基因组及转录组测序 | 第34-35页 |
·转录组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3 结果分析 | 第36-55页 |
·生育酚测量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生育酚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第38-44页 |
·原花青素表型结果 | 第44页 |
·原花青素芯片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EMS诱变群体表型分析 | 第46-48页 |
·花青素表型调查结果 | 第46页 |
·农艺性状表型调查结果 | 第46-48页 |
·组织特异性突变体结构基因表达量分析 | 第48页 |
·黑帅/中花11杂交F_2群体表型分析 | 第48-49页 |
·基因组及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 | 第49-54页 |
·测序质量分析 | 第49-50页 |
·转录组组装及分析 | 第50-51页 |
·SNP分析结果 | 第51-54页 |
·转录因子转化结果 | 第54-55页 |
4 讨论 | 第55-58页 |
·生育酚的关联分析 | 第55页 |
·原花青素相关基因的定位 | 第55页 |
·黑帅EMS诱变突变体库 | 第55-56页 |
·转录组分析结果讨论 | 第56页 |
·转录因子转化结果讨论 | 第56-5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8页 |
附录 | 第6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