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定位技术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无源定位技术研究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 第8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8-11页 |
第二章 无源定位技术 | 第11-19页 |
·引言 | 第11页 |
·无源定位的前提条件 | 第11-12页 |
·无源定位技术的数学模型 | 第12-13页 |
·无源定位技术的分类与应用 | 第13-15页 |
·无源定位技术的性能指标 | 第15-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9页 |
第三章 无源定位技术可观测性研究和定位误差分析 | 第19-39页 |
·引言 | 第19页 |
·测向定位法 | 第19-23页 |
·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可观测性 | 第20页 |
·误差分析 | 第20-23页 |
·测时差定位法 | 第23-28页 |
·基本原理 | 第23-26页 |
·可观测性 | 第26页 |
·误差分析 | 第26-28页 |
·测相位变化率定位法 | 第28-34页 |
·基本原理 | 第28-31页 |
·可观测性 | 第31-32页 |
·误差分析 | 第32-34页 |
·测多普勒频差定位法 | 第34-37页 |
·基本原理 | 第34-35页 |
·可观测性 | 第35-36页 |
·误差分析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定位误差的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 第39-53页 |
·引言 | 第39页 |
·辐射源的影响 | 第39-43页 |
·辐射源与观测站的相对位置的影响 | 第39-41页 |
·辐射源载频 | 第41-43页 |
·观测站的影响 | 第43-48页 |
·布站误差 | 第43-45页 |
·基线长度 | 第45-48页 |
·前端处理的影响 | 第48-51页 |
·前端处理对测向定位法的影响 | 第48-49页 |
·前端处理对测时差法定位的影响 | 第49-50页 |
·前端处理对测相位变化率法定位的影响 | 第50-51页 |
·前端处理对测多普勒频差法定位的影响 | 第51页 |
·小结 | 第51页 |
·影响因素总结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束语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