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课题背景 | 第8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 ·磁流变液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MR阻尼器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MR阻尼器动力学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基于MR阻尼器的减震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MR阻尼器的基本原理与力学模型 | 第15-28页 |
| ·磁流变液的基本理论 | 第15-18页 |
| ·磁流变液的流变原理 | 第15-16页 |
| ·磁流变液的本构关系 | 第16-17页 |
| ·磁流变液的工程应用 | 第17-18页 |
| ·MR阻尼器的工作模式和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 ·MR阻尼器的既有力学模型 | 第19-27页 |
| ·Bingham模型 | 第20页 |
| ·粘弹塑性模型 | 第20-21页 |
| ·非线性双粘性模型(非线性磁滞biviscous模型) | 第21-22页 |
| ·Bouc-Wen模型 | 第22-23页 |
| ·现象模型(改进的Bouc-Wen模型) | 第23-24页 |
| ·改进的现象模型 | 第24页 |
| ·修正的Bingham模型 | 第24-25页 |
| ·修正的Dahl模型 | 第25-26页 |
| ·Sigmoid模型 | 第26页 |
| ·双Sigmoid模型 | 第26-27页 |
| ·非线性滞环模型 | 第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MR阻尼器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28-47页 |
| ·MR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试验 | 第28-32页 |
| ·测试装置 | 第28-30页 |
| ·试验结果 | 第30-32页 |
| ·非线性最小二乘识别法 | 第32-34页 |
| ·基于几种力学模型的参数识别 | 第34-38页 |
| ·MR阻尼器新型力学模型 | 第38-46页 |
| ·模型的提出 | 第38-41页 |
| ·模型的验证 | 第41-43页 |
| ·误差分析 | 第43-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MR阻尼器的减震效果研究 | 第47-70页 |
| ·引言 | 第47页 |
| ·MR阻尼器作用下的桥梁减震理论 | 第47-52页 |
| ·动力方程与有限元分析基本元素 | 第47-50页 |
| ·动力数值分析方法 | 第50-51页 |
| ·仿真流程 | 第51-52页 |
| ·减震试验 | 第52-58页 |
| ·平胜大桥概况 | 第53页 |
| ·有限元模型及动力分析 | 第53-55页 |
| ·试验模型 | 第55-56页 |
| ·输入地震波与试验工况 | 第56-58页 |
| ·MR阻尼器减震效果研究 | 第58-69页 |
| ·平胜大桥实桥地震波 | 第58-61页 |
| ·Taft地震波 | 第61-65页 |
| ·El-Centro地震波 | 第65-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 ·本文研究总结 | 第70-71页 |
| ·展望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