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现实意义 | 第9页 |
·创新之处 | 第9-11页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关于就业心理压力的研究 | 第11-13页 |
·有关压力的理论 | 第11页 |
·有关就业压力的理论 | 第11-12页 |
·国内有关就业压力的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社会支持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辅导员的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影响的现状研究 | 第14-17页 |
第三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设计 | 第17-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文献综述法 | 第17页 |
·问卷调查法和 SPSS 统计分析 | 第17页 |
·个案访谈法 | 第17页 |
·研究工具 | 第17-19页 |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量表 | 第17-18页 |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 第18页 |
·个案访谈提纲 | 第18-19页 |
·研究对象 | 第19-20页 |
第四章 结果分析 | 第20-31页 |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现状 | 第20-25页 |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总体状况 | 第20页 |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差异分析 | 第20-21页 |
·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差异分析 | 第21-22页 |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差异分析 | 第22-23页 |
·不同家庭经济情况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差异分析 | 第23-24页 |
·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差异分析 | 第24页 |
·党员与非党员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差异分析 | 第24-25页 |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现状 | 第25-27页 |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差异分析 | 第25-26页 |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差异分析 | 第26-27页 |
·是否学生干部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差异分析 | 第27页 |
·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相关性分析 | 第27-28页 |
·辅导员的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相关性分析 | 第28-31页 |
·辅导员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现状 | 第28-30页 |
·辅导员的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相关性 | 第30-31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31-36页 |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现状 | 第31-33页 |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整体状况 | 第31-32页 |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存在显著差异 | 第32页 |
·不同学科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存在显著差异 | 第32页 |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存在差异 | 第32-33页 |
·不同家庭经济情况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存在显著差异 | 第33页 |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 第33-34页 |
·辅导员的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影响 | 第34-36页 |
第六章 完善辅导员社会支持体系,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几点建议 | 第36-40页 |
·辅导员建设是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师资保障 | 第36-37页 |
·科学合理地配备辅导员 | 第36页 |
·提高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 第36-37页 |
·加强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培训 | 第37页 |
·提高辅导员对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支持意识 | 第37页 |
·开拓辅导员的社会支持方式 | 第37-38页 |
·完善辅导员的社会支持体系,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 | 第38-40页 |
·社会要加大辅导员工作的认可度 | 第38页 |
·高校要加强辅导员工作的重视度 | 第38-39页 |
·辅导员要实现自我效能的最大化,找到职业归属感 | 第39页 |
·培养学生积极寻求社会支持的意识 | 第39-4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0-41页 |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40页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49-50页 |
详细摘要 | 第50-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