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一、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 第11-12页 |
二、城乡统筹和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 | 第12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13-15页 |
一、文章的可能创新点 | 第13页 |
二、文章的不足之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依据和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第一节 理论依据 | 第15-18页 |
一、统筹城乡理论 | 第15页 |
二、制度变迁理论 | 第15-17页 |
三、公共产品理论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 第18-23页 |
一、国外文献研究介绍 | 第18-20页 |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安徽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现状分析 | 第23-34页 |
第一节 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概况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安徽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现状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安徽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特点 | 第25-27页 |
一、低水平、全覆盖 | 第25-26页 |
二、注重配套政策的衔接与完善 | 第26页 |
三、创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 | 第26-27页 |
第四节 安徽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取得的成效 | 第27-29页 |
一、制度运行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境况得到显著改善 | 第27-28页 |
二、加强机构建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体系已建成 | 第28页 |
三、组织措施得力,城乡居民积极参加养老保险的氛围已形成 | 第28页 |
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观念转变、制度运行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 第28-29页 |
第五节 安徽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存在的不足 | 第29-34页 |
一、政府财政投入力度不足、资金筹资渠道较窄 | 第29-31页 |
二、基金统筹层次较低 | 第31页 |
三、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 第31-32页 |
四、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 第32-33页 |
五、监管力度较弱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安徽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存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 第34-43页 |
第一节 安徽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存在的有利条件 | 第34-39页 |
一、城乡居民面临的养老需求激发了政府提供制度建设的巨大动力 | 第34-35页 |
二、安徽省经济发展有利于制度的建设运行 | 第35-37页 |
三、中央与地方在政策上的支持 | 第37-38页 |
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增加 | 第38页 |
五、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组织建设较为完善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主要不利因素 | 第39-43页 |
一、制度设计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 第40-41页 |
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 第41页 |
三、传统观念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发展安徽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对策建议 | 第43-48页 |
第一节 发展安徽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遵循的目标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发展安徽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对策建议 | 第44-48页 |
一、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 第44页 |
二、完善参保激励机制,提升缴费档次 | 第44-45页 |
三、逐步提高统筹层次 | 第45页 |
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 第45-46页 |
五、拓展投资渠道,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 第46-47页 |
六、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 第47页 |
七、加强对基金运行的监管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1-52页 |
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公幵招聘人员报名表 | 第52-53页 |